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

ID:2885177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_第1页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_第2页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_第3页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_第4页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 李白诗四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课李白诗四首第2李白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白的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3、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4、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教学安排】3时第一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导入新: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二、常识简介:1解题:⑴

2、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⑵天姥:指天姥,是所梦的内容。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⑸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歌行

3、体。2作者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表现激情。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取称”(元稹)、

4、“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其他如贺知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1)、读书时期[2岁以前]通读百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思想复杂2)、第

5、一次漫游[2──42]辞亲远游酒隐安陆十年活动名动京师3)、长安三年[42──4]应昭入京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自请放还4)、第二次漫游[4──]客居梁园喜逢高杜漫游寻仙忧心国事)、战乱时期[──62]避居庐流放夜郎奉节遇赦病卒当涂3、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

6、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或默读,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读出感情基调。——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2、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明确: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⑵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明确:月夜-剡溪清幽;白昼-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3、理清本诗结构:(一)、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入梦缘由(梦前)心驰神往(二)、梦游幻境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白天景象 壮美奇

7、绝→游梦历程(梦中)迷离恍忽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三)、抒情表态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梦醒嗟叹(梦后)惆怅感怀思路:不满现实→梦游→反抗现实[主旨]: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四、时小结:这首诗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像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五、作业布置:⑴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⑵整理言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