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

ID:28922139

大小:1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5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7.1.1三角形的边》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1.1三角形的边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毛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难点: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2.用三角形三边

2、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3)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4)描述三角形的定义:“不在___________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二、读一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三、

3、做一做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同学们在画图计算的过程中,展示议论,并指定回答以上问题:(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a.从B→Cb.从B→A→C(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BC的长.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BA+AC.经过测量可以说BA+AC______BC,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不一样的.四、议一议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

4、不等关系?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_______第三边.五、想一想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按角分呢?(1)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__________三角形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练一练(1)有三根木棒长分别为3cm、6cm和2cm,用这木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2)已知两条木棒长为3cm和6cm,要想与第三根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棒的取

5、值范围是怎样的?七、忆一忆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困惑八、作业1.课本P71练习1.2,P75练习7.11.2.2.补充:如图,线段、相交于点,能否确定与的大小,并加以说明.自我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毛A.1个B.2个C.3个C.4个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A.6

6、们的长度分别为20cm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A.10cm的木棒B.20cm的木棒;C.50cm的木棒D.60cm的木棒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A.9B.12C.15D.12或15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A.2cmB.3cmC.4cmD.5cm6.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9,且三边长都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7、.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当周长是5的倍数时,第三边长为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则它的腰长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若五条线段的长分别是1cm,2cm,3cm,4cm,5cm,则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_个三角形.5.已知等腰三

8、角形ABC中,AB=AC=10cm,D为AC边上一点,且BD=AD,△BCD的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