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

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

ID:29084478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雷雨》预习案新人教版1、作者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

2、》《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2、《雷雨》简介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侍萍

3、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蘩漪的儿子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

4、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3、戏剧常识:(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从矛盾冲突的性质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课堂教学案班级:姓名: 一、自主学习1、节选的这一部

5、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根据剧情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2、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前后的变化,感受其间存在的矛盾。      二、合作交流1、探讨人物形象周朴园     鲁侍萍   2、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包括哪些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当堂训练案班级:姓名:1.下列剧本、体裁、作者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蔡文姬》——历史剧——郭沫若B.《日出》——现代剧——曹禺  C.《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D

6、.《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2.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B.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C.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D.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3.对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思考间隔)  B.鲁待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句断续)  C.周朴园: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7、(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象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转换话题)4.下面这段“舞台说明”对剧情起了什么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B.交代当时的天气特征及其对人的影响  C.渲染了舞台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  D.暗示一场雷雨即将来临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案班级:姓名: 一、书后问题探讨3二、《赢在课堂》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