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

ID:29097712

大小:8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5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学习要求与提纲:记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主要史实;战争的失败对中国影响;义和团史实、性质和评价;能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的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列举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归纳列强60年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哪些趋势?   历史进程:⑴1840-1842年鸦片战争及其随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

2、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⑶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及其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趋势:⑴侵略国家的增多:从一国到多国列强共同侵略⑵经 济 特 点: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⑶政 治 特 点:从局部宰割、整体瓜分到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3、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日本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日本从战争中得到的巨额的赔款和大量战利品,一跃而成为亚洲的强

3、国,挤进了列强行列,提高了国际地位,英日同盟形成。日本从此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积极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在甲午战争后则跌入万丈深渊,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但也正值此时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三、训练巩固:1、在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北京曾两次被侵略军占领,两位在位的皇帝外逃,他们是    A、道光、咸丰   B、同治、慈禧       C、咸丰、光绪  D、光绪、宣统2、“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 A、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的矛

4、盾       D、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3、宝岛台湾在1945年回到祖国怀抱。之前日本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走台湾的?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何梅协定》   D、《淞沪协定》4、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5、《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

5、府承担巨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6、义和团运动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的精神是    A、善于学习 B、自强不息 C、勇于创新  D、英勇斗争7、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

6、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8、义和团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9、材料一 “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梦将党,渐有‘中国是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虽此次初起,无人材,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

7、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   ──赫德《中国实测论》材料二 “今次中国之问题,当以何者为基础而成和议乎?大率不外三策:一曰分割其领土,二日变更其皇统,三日扶植满洲政府是也……。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满洲朝廷。而漫然扶植之,则亦不能绝后来之祸根,故论中国最终之处分,则瓜分之事实无所逃避,而无奈瓜分政策,又不可剧行于今日。”    ──赫德《中国实测论》材料三  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实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其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灰尽矣。  

8、 ──赫德《中国实测论》阅读上述材料,回答:①以上言论发表的背景和实质是什么?背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实质:要把清政府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 ②从材料看,赫德认为“瓜分政策又不可剧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