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

ID:29774731

大小:63.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4(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本课重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义和团运动本课难点: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影响,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学海导航:一、 甲午战争1.    原因(1)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了对外扩张政策。(根因)(2)      189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直因)(3)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2.    过程1894.7-1895.4丰岛海战(开始)、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3.    

2、结果:战败  《马关条约》(1)割地                刺激了西方列强。(2)赔款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得不(          )。(3)开口                深入内地。(4)设厂                侵略方式发生改变,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4.影响(1)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2)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危机。(3)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4)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二、义和团运动1898-19001.原因 (1)民族危机加深。(根因)(2)反洋教斗争。(直因)2.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镇

3、压---安抚---剿灭3.口号:“扶清灭洋”评价:进步性打击八国联军侵略     局限性盲目排外4.    主要活动:(1)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2)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5.败因:(1)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2口号盲目排外3没看到清政府的本质。(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6.影响:(1)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3)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根因:扩大在华利益2.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4、。”3.概况:西摩尔天津—北京4.结果:《辛丑条约》(1)赔款                      加重了人民的(      ),控制了中国的(   )。(2)使馆区                    成为列强侵华的(            )。(3)铁路驻军                  (4)惩办5.    危害(1)最严重的(                 )(2)(3)(4)知识拓展:1.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相同点:1主体: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2斗争手段: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3斗争方式:都采用

5、暴力斗争的方式。4规模影响:规模和影响都很大。5败因(根本):都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6败因(客观):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7意义: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8教训: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不同点:1兴起原因: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尖锐。2斗争对象:前者斗争的矛头指向清政府;           后者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3运动进程:前者有统一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

6、处于分散状态。4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对前者始终坚持“剿”;                     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5对西方的态度: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               后者则盲目排外。2.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比较相同点:1都是外来列强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2都曾攻占清朝统治中心,在北京烧杀劫掠。3都迫使清帝离京出逃。4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5都促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不同点:1背景:前者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者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2目的: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7、;后者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列强在华利益。3危害影响: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致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典习题演练:1.《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D.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2.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发动B.侵略者都由海上登录进犯京津C.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C.战后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