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

ID:29347679

大小:48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8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_第1页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_第2页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_第3页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_第4页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连中国 【导读:2019年高考考纲即将出版之际,转发连中国老师对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解读,由中可以推测揣摩2019年高考备考思路。仅供参考。】2018年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2018年的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化,对于高考复习有哪些指导意义,下面将分六个方面来解读。专题一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修订的背景与变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

2、义。《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科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

3、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考试大纲》是教育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考试说明》。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较2017年考试大纲,主要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能力层次要求变化同样是分析综合,2017年考试大纲是这样要求的: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4、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而2018年考试大纲的表述是这样的,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相较2017年,2018考试大纲的表述,更强调了问题意识,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2018年考试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替换为重要词语,更加强调了词语的基础地位,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语言感知能力。2017年考试大纲,对于写作的要求是用词贴切,而2018年改为用语贴切,用

5、词贴切还主要停留在词语的层面,用语贴切不仅要求用词贴切,还要求语句贴切。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2017年考试大纲着重强调的是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整合,而到了2018年,强调的是文意与自我的整合,也就是不仅要具备整合文意的能力,同时还要在文中读出自我,获得新的感悟。基于以上分析,2018年考试大纲,重点强调的是基于核心素养,更加关注语言,强调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专题二语文命题趋势与备考复习策略之整合能力的强化整合能力是高考必备的一项能力,尤其是面对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时候,特别需要这种能力,读者可以通过下面这道题目,思考如何提升整合能力。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

6、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无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

7、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

8、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