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

ID:29408795

大小:66.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 2.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想象创设故事,表达思想情感。  2.体会爱的神奇力量,学会用爱来美丽人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走进童话世界,导入新课  1.设问激趣。  (1)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或者读过的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2)说说故事梗概。  (3)探讨童话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  A.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B.语言通俗、生动活泼。C.情节曲折、离奇

2、。2.导入新课。无穷无尽的宇宙,瞬息万变的苍穹,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月亮让多少文人为之倾情咏叹;浩淼的银河让一个千年传奇充满神话;一个星座与我们每一个人有着一种牵扯不断的情缘吧……同学们,你是什么星座?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你注意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来看看大熊星座的奇妙来历。3.简介作者。(先看注解,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材料,相互补充。)  教师明确:作者国籍、主要作品、作品的主要特点。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读到了什

3、么?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三、对话互动,共同探究  思考:1.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形象?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提示一:水罐、善良的小姑娘及其同样善良的母亲、七颗钻石、大熊星座。提示二:水罐神奇地变化,一次次突显出小姑娘爱心的崇高与伟大;水罐不断变化,爱心随之深化;七颗钻石是爱的象征;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寓意爱心像大熊星座,普照人间。2.文题是“七颗钻石”,有什么深意?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水罐的神奇作者是如何表现的?(学习小组自由讨论。)  提示:(1)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想象的丰富性、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2)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深化主题的。

4、爱心主题随着水罐的变化,不断深化。3.理解文章结尾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畅谈感受。(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提示:(1)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同样是宝贵的;再一次明确文题的寓意。(2)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放光芒,普照人间。主题得以深化,感情得以升华。(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爱心”畅谈感受。引导学生由事入理入情,避免空谈。(4)归结本文语言的特点:通俗朴实,把情感和道理寓于叙事之中。四、再读文本,拓展训练  1.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狗、母亲、过路人,你将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2.你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

5、明白了什么?五、师生共同总结(播放《爱的奉献》)  提示:1. 童话的特点:丰富合理的想象,离奇曲折的情节。2. 学会用爱心美丽我们的人生;在领受爱的同时,也去付出。【资料宝藏】  1.评余映潮的《七颗钻石》观摩示范课(浙江省松阳县民族中学卢慧琴)  一、课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课堂伊始,余老师就在朗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先让同学们齐读,提出读书的要求:1.用童声读;2.读出故事味、3.读出事中情。这要求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创造、诗意的引导。读完后作出评价:流畅,这是一个优点,缺点呢,语速有点快,要用童声来读,去感受故事的内容,要读出

6、故事味来,要注意抑扬顿挫。然后再按照要求各读各的,先范读一点点内容,再让学生娓娓读来,尽显童话的韵味,尽显童稚的纯真、尽显人物的感情、尽显课堂的诗境。自由读完毕后。还请一位小姑娘读第二段,强调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完了评价:读得好,那么好听的声音!再请一位小男孩读最后一段,要求怎样表达文中的意味。评价:你读得好,你们注意他的停顿了没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这一段要读得慢一点,为什么呢?过一会儿讨论了就知道了。自然地又引出了下面的话题。在教学中我们看到余老师对朗读指导上的特色,让学生在不同种类的读中即品味文意又体会到不同读法的妙处,阅读能力

7、得到了培养。  二、独具特色的课堂设计,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的过程中,余老师的课堂设计以板块式思路为主,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的碰撞。所谓的“板块式思路”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几个“板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有机整合,其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的便是几个板块的浑然一体。板块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七颗钻石》,余老师就构思了这些板块:活动一(旅行第一站)—

8、—进入录音棚(读课文),活动二(旅行第二站)——畅游智慧泉(研究课文),活动三——来到创作室,活动四——描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