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

ID:29646664

大小:422.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_第1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_第2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_第3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_第4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极坐标系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点P的直角坐标为(-2,2),那么它的极坐标可表示为()A.(2,)B.(2,)C.(2,)D.(2,)思路解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与原点的距离为2,且OP的倾斜角为.故选B.答案:B2图1-2-8是某校园的平面示意图.假设某同学在教学楼处,试以此点为极点建立坐标系,说出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的极坐标来.图1-2-8思路分析:如图所示,以AB所在直线为极轴,点A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找AB、AC、AD、AE的距离为各点的极径,分别以x轴为始边,AB、AC

2、、AD、AE为终边找在0到2π之间的极角.解:教学楼点A(0,0),体育馆点B(60,0),图书馆点C(120,),实验楼点D(,),办公楼点E(50,).3已知过曲线(θ为参数,且0≤θ≤π)上一点P与原点O的直线PO的倾斜角为,则P点坐标是()A.(3,4)B.(,)C.(-3,-4)D.(,)思路解析:因为点P与原点O的直线PO的倾斜角为,即点P的极角θ=,直接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求出点P的直角坐标来.答案:B4极坐标系中,点A的极坐标是(3,),则(1)点A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是__________

3、_____;(2)点A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_______;(3)点A关于直线θ=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_______.(规定ρ>0,θ∈[0,2π])思路解析:如图所示,在对称的过程中极径的长度始终没有变化,主要在于极角的变化.另外,我们要注意:极角是以x轴正向为始边,按照逆时针方向得到的.答案:(1)(3,)(2)(3,)(3)(3,)5直线l过点A(3,)、B(3,),则直线l与极轴夹角等于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如图所示,先在图形中找到直线l与极轴

4、夹角,另外要注意到夹角是个锐角.然后根据点A、B的位置分析夹角的大小.∵

5、AO

6、=

7、BO

8、=3,∠AOB=-=,∴∠OAB=分π-.∴∠ACO=π--=.答案:6极坐标方程ρ=所对应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思路解析:因为ρ=可化为ρ=,即ρ=,去分母,得ρ=2+ρcosθ.将公式代入得x2+y2=(2+x)2.整理可得.答案:y2=4(x+1)7在极轴上求与点A(,)距离为5的点M的坐标_________.思路分析:题目要求是点在极轴上,可设点M(r,0),由于极坐标中有一个量是关于角的,A

9、、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所以可以根据余弦定理求出点M的坐标来.解:设M(r,0),∵A(,),∴=5,即r2-8r+7=0.解得r=1或r=7.∴M点的坐标为(1,0)或(7,0).在极坐标系下,任意两点P1(ρ1,θ1),P2(ρ2,θ2)之间的距离可总结如下:

10、P1P2

11、=,此式可直接利用余弦定理证得.8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5,),B(5,),C(,),判断△ABC的形状,并求出它的面积.(提示:对于点M(ρ,θ),当极径小于零时,此时M点在极角θ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且OM=

12、ρ

13、

14、)思路分析:判断△ABC的形状,就需要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在本题中计算边长较为容易,不妨先计算边长.解:∵∠AOB=,∠BOC=,∠AOC=,又∵

15、OA

16、=

17、OB

18、=5,

19、OC

20、=,∴由余弦定理,得

21、AC

22、2=

23、OA

24、2+

25、OC

26、2-2

27、OA

28、·

29、OC

30、·cos∠AOC=52+()2-2×5×·cos=133.∴

31、AC

32、=.同理,

33、BC

34、=.∴

35、AC

36、=

37、BC

38、.∴△ABC为等腰三角形.又

39、AB

40、=

41、OA

42、=

43、OB

44、=5,∴AB边上的高h=.∴S△ABC=×.综合·应用9二次方程x2-ax+b=0的两根

45、为sinθ、cosθ,求点P(a,b)的轨迹方程(其中

46、θ

47、≤).思路分析:这是一道三角函数知识与极坐标知识的综合运用题,尤其对三角要求比较高,还要注意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出轨迹方程的限制条件.解:由已知,得.①②①2-2②,得a2=2(b+).∵

48、θ

49、≤,由sinθ+cosθ=sin(θ+),知0≤a≤.由sinθ·cosθ=sin2θ,知

50、b

51、≤.∴P(a,b)的轨迹方程是a2=2(b+)(0≤a≤).10舰A在舰B的正东6km处,舰C在舰B的北偏西30°且与B相距4km处,它们围捕海洋动物.某时刻A

52、发现动物信号,4秒后B、C同时发现这种信号.A发射麻醉炮弹.设舰与动物均为静止的,动物信号的传播速度是1km/s,炮弹运行的初速度是km/s,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若不计空气阻力与舰高,问若以舰A所在地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求舰A发射炮弹的极坐标.思路分析:先建立直角坐标系,分析出点P在双曲线上,又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求出交点P的坐标,然后求出P、A两点之间的距离和PA与x轴正向所成的角,即可确定点P的极坐标.解:对舰B而言,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