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ID:29684937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2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3 等腰三角形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1等腰三角形(3)教学目标:1.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初步了解反证法的含义,并能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3.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难点:反证法的含义,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口答)(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就是“等边对等角”.(2)“三线

2、合一”.(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问题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什么?问题3:如果把它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也就是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吗?【教师板书课题:1.1等腰三角形(3)】处理方式:学生口答问题1,在此基础上,师特意提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学生对此问题各抒己见,师引导,并引入出新课.设计意图:设计成问题串不但是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而且也为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埋下伏笔;同时调动了学生学

3、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活动内容1:请同学们探究“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你能完成它证明吗?并与同伴交流.(多媒体出示)(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小组之间探究讨论多种证明方法.)ABC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方法预设:方法一:证明: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AD⊥BC,∴∠BDA=∠CDA=90°.ABCD在△ABD和△ACD中,∵∠B=∠C,∠BDA=∠CDA,AD=AD,∴△ABD≌△AC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方法二

4、:证明:作∠BAC的角平分线,交BC与D.∵AD平分∠BAC,∴∠BAD=∠CAD.在△ABD和△ACD中,∵∠B=∠C,∠BAD=∠CAD,AD=AD,∴△ABD≌△AC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师引导学生类比“等边对等角”的证明方法正确的添加辅助线,规范的写出推理过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师指出:作△ABC边BC的中线,虽然把△ABC分成了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对应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这是“SSA”,是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因此,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多媒体展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5、:ABC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在△ABC中∵∠B=∠C(已知),∴AB=AC(等角对等边).处理方式: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之间探究讨论多种证明方法.在学生有困难情况下,师引导类比“等边对等角”的证明方法正确的添加辅助线,并让学生亲自书写的解题过程,给予展示,从而得到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类比“等边对等角”的证明方法正确的添加辅助线,明白可以作BC边上的高线,也可以作∠A的角平分线,但不适合作BC边的中线,同时培

6、养了学生一题多解能力.通过学生板书证明过程,培养了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及推理能力.活动内容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多媒体出示)(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师引导:用综合法证明本结论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探究一种新方法来完成它的证明,下面来看小明同学的想法:(多媒体展示)ACB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

7、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师出示:“反证法”的定义: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处理方式:在学生没有证明思路和方法的情况下,师展示小明同学证明方法,并给出反证法的定义,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并理解反证法,明确反证法的步骤.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当用综合法证明命题行不通时,需要探究一种新方法来完成它的证明,结合课本小明的想法初步感受反证法,体会反证法在证明中的作用.三、例题解析,应用新知ADEBC(多媒体

8、出示)例1已知:如图AB=DC,BD=CA.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教师引导、点拨)证明:在△ABD和△DCA中,∵AB=DC,BD=CA,AD=DA,∴△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