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word版

《纵隔肿瘤》word版

ID:29934071

大小:82.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纵隔肿瘤》word版_第1页
《纵隔肿瘤》word版_第2页
《纵隔肿瘤》word版_第3页
《纵隔肿瘤》word版_第4页
《纵隔肿瘤》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纵隔肿瘤》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纵隔肿瘤纵隔是胸腔的一部分,位于胸腔中部,其前界是胸骨,后面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向上与颈部相连,向下延伸至膈肌。其中有许多重要器官和结构,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畸胎瘤多见于30岁以下,其余均多发生在40岁以上。本病除淋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多数预后良好。由于和颈浅筋间隙相通,因此在颈部感染有可能伸展到纵隔。此外,在胚胎发生异常可于纵隔内任何部

2、位出现迷走组织或形成囊肿,甲状腺或甲状旁腺起源的肿瘤可移位到纵隔。上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和胸内甲状腺瘤。前纵隔肿瘤以畸胎样瘤较为常见。罕见的是左后纵隔肿块可能为胸内肾脏。纵隔分界临床上常把纵隔分作为四个区域。  1、上下分界:以胸骨角至第4、5椎间隙为分界线,以上为上纵隔,以下为下纵隔。  2、前后分界:下纵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心包前为前纵隔,心包后为后纵隔,心包为中纵隔。  前上纵隔有气管、食管、胸腺、大血管、胸导管、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膈神经及交感神经干;中纵膈有心包、心脏、升主动脉、肺血管、上腔

3、静脉、主支气管和膈神经;后纵膈有降主动脉、奇静脉、胸导管、食管和淋巴结。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为纵隔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据国内外多组报告病例约占25~50%,常发生于肋间神经或脊神经根部。因此,绝大多数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内。在组织学上,根据组织起源通常将神经源性肿瘤分为三类:1、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有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瘤;  2、起源于神经细胞的,如神经节瘤、神经节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3、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的。如副神经节细胞瘤。大多数神经鞘细胞瘤,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起源于高度分化成熟的雪旺

4、(Schwann)氏细胞,通常为良性肿瘤。这些肿瘤呈园形,有完整包膜。术中所见肿瘤包膜均与周围组织器官外膜附着不牢。约有10%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往往延伸至椎间孔,以致有部分肿瘤生长在椎管内,这种所谓哑铃状肿瘤大约有2/3的病例起源于神经鞘。对有神经症状及椎孔扩大的病例术前应行脊髓造影。在典型的良性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多无困难,但哑铃状神经鞘瘤手术需胸外与神经外科医生共同完成。  在纵隔良性肿瘤中,约有30%最终发生恶性变。在恶性肿瘤中,主要为神经纤维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凡有包膜之良性纵隔肿瘤,术中均能较彻底切除。 

5、 一般良性神经源性肿瘤,临床多无症状,只是在查体时偶然发现,少数病例自觉有胸痛、胸闷及气短,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二、皮样囊肿畸胎瘤皮样囊肿及畸胎类肿瘤,按国内外统计,在纵隔肿瘤中,仅次于神经源性肿瘤,居第二位、皮样囊肿常以外胚层为主,囊内含有皮脂腺、毛发及胆固醇结晶,畸胎瘤则来自各胚层,除皮脂腺、毛发外,骨、软骨及牙齿,易由X线照片显出,常位于前下纵隔,主要症状为胸骨后闷胀、胸痛及气短。此类肿瘤一般均为良性,但有40%最后发生恶性变。  实质性的畸胎瘤,常常是恶性的,呈园形或卵园形,此与轮廓光滑的皮样囊肿完全相反,

6、个别畸胎瘤呈分叶状,阴影密度一般均匀,术前X线检查有骨、牙齿于肿瘤之内,诊断即可明确。治疗主要是手术摘除。三、胸内甲状腺及胸腺瘤胸内甲状腺瘤的来源有二:  (1)胚胎时期在纵隔内遗存的甲状腺组织,以后发展成为胸内甲状腺瘤;  (2)原为颈甲状腺瘤,以后下坠入胸骨后间隙,一般多见于前上纵隔,亦可见于中、后纵隔。  胸内甲状腺肿瘤的症状是:  (1)气管受压症状,如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此种现象在患者于仰卧位时表现明显;  (2)胸内闷胀感或胸背部疼痛;  (3)少数病例显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  诊断的主要根据是:

7、  ①部分患者颈部曾有过肿块出现历史;  ②由于肿块存在,而致气管移位;  ③在透视下可见肿块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据统计此类肿瘤有40%可变为恶性)。  ④应用放射性碘检查伴纵隔扫描有助于确定胸内甲状腺肿瘤的诊断。  X线照片检查,可见上纵隔有园形或呈分叶状致密阴影,向胸内一侧或双侧突出。胸内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一般多采用手术摘除,如肿瘤位置靠上且肿块体积不大,行颈部切口摘除,如肿块下降进入胸腔,可行胸部前外侧切口摘除,如肿块较大且位置较深以后外侧切口进胸较好或行正中切口显露更佳。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喉返神经损伤,此点

8、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少数病例是位于后纵隔或胸内其它部位。其发生率在纵隔肿瘤中居第三位。按组织学结构,胸腺瘤可分为三种类型:  (1)含淋巴细胞80%以上为淋巴细胞型胸腺瘤;  (2)含梭形上皮细胞80%以上为上皮细胞型胸腺瘤;  (3)混合型即为淋巴上皮型。胸腺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常见于成年人,临床上常无症状,只是在常规胸部X线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