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ID:29959685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_第1页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_第2页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_第3页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_第4页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滕俊玲摘要:科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是科学概念在建构的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科学课举足轻重的一个任务,它是构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要素。纵观我们的科学教学,课堂中不乏轰轰烈烈的探究活动,许多孩子热热闹闹地参与其中,却不理解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究其原因,是科学活动中缺乏了思维的参与,导致活动最终走向形式主义。要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开展,必须让思维与活动同行。学生外在的探究活动只有在内在的思维指导下,才能真正做到动手动脑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活动

2、前驱动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性,在活动后鼓励思维的批判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从而达成小学科学具有深刻内涵的教学目标。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科学思维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这一过程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哪些科学素养的推进与发展呢?笔者就此开展了思索与研讨。首先,请看一项调查。一位老师执教了《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课堂气氛很好,学生活动热热闹闹,不少听课老师感觉“这堂课不错”。课后,调查者进行了课后追踪调查,针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对应的七个问题,提醒学生单独而迅速地完成调查。之后调查者对问卷式调

3、查进行了整理。数据显示:七道涉及课堂相关探究活动内容的题目中竟有5道题的理解正确率处于50%以下。事实上孩子们热热闹闹参与的活动并没有与教师“想象”中那样给他们产生必要的影响。真实的事例,严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科学教学中缺失了孩子们对活动的理解与认识,他们只知道这样做,却不知道这样做告诉了我们什么?他们只在乎这样做了,却不在乎怎么去认识这样做的原因?只关注热闹地做,却忽略了冷静地想,探究缺少了思维的参与,从而让活动走向了形式主义。小学科学是一门让学生在一个个的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步7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科,活动是探究的载体,其中内隐的思维则是探究的灵魂,是通往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驱

4、动力。科学探究缺失了思维的参与,是盲目的;科学活动缺失了思维的参与,更是浅薄的。一、科学思维的认识及其重要性科学思维是指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是科学概念在建构的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科学思维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只有参与了演绎和归纳、综合与分析、具体和抽象等思维方法在内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探究过程。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也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外在的科学探究是有内在的科学思维指导下的探究,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在科学学习中真正做到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因此,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集中于科学思维的培

5、养。二十世纪中叶,以皮亚杰为首的发生认识论专家已经对儿童的智力和思维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皮亚杰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成运算阶段(11岁以上)。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处于十一岁左右时思维的认识已经“超越于现实本身,把现实纳入可能性和必然性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能够摆脱现实和表象的束缚,来思考可能或假设的东西了。很显然此时的儿童所进行假设、质疑、分析、演绎和抽象等思维活动,就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成分,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完全具有科学思维的能力了。从教育学上来看,习性专家康纳德•洛

6、伦兹发现了“印刻”这一现象,并从中推断出发展的关键期的思维。所谓关键期,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的某个时期,动物对某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而且该种类型的环境影响会对这一时期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发挥重大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行为和技能、知识与思维最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发展的最快,如果此时能在儿童的思维萌芽已产生时及时抓住关键期,实时地进行思维的引导、训练和激发,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作为承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任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品质,对其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课堂教学中科

7、学思维培养的策略(一)活动前,驱动思维的积极性7思维的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处于一种自觉、主动、认真、兴奋的状态。科学课中,如果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则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对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的信息自主进行思考、剖析、解释。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一课时,课前给学生来了个魔术表演。请学生任意选择一张扑克牌,将牌在头发上摩擦后放回整叠牌中,然后教师用力一拍,被摩擦过的扑克牌就乖乖地钻了出来。看到此景,学生大为惊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