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

ID:22533125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_第1页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_第2页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_第3页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_第4页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是一个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对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两个概念作了界定,并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育者素质、社会氛围等方面作了原因分析,指出了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探究;创新思维;方法;能力    【】G257.36【】B【】1001-4128(2011)07-0105-02    回首世界科技史,中国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四大发明,光耀古今,科技创新,灿若繁星。但令国人心痛的是近代中国在科技上比西方国家整体落后了,在影响世界近、现代历史进

2、程的伟大发明中,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因循守旧,创新不足是其主因。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抢占科技和人才高地,就必须要有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学科教学是主要渠道,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科学探究是关键。所以,如何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是一个摆在物理教育工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1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含义  本文中所论述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概念如下: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

3、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和想象性思维等。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而

4、进行的各种活动[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和本文所涉及中的科学探究均为第二种含义,即学生的一种学习物理的方式,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探究的对象是物理现象,目的是通过探究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  2学生创新思维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  2.1现状调查:为了找出学生在创新思维上存在的不足,笔者以学校一所山区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少,基础薄弱,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先天不足。初中生为样本,样本数为100人,其中男、女生各50人,对创新思维的认知、创新人格、创新思维特征、创新实践、创新思维障碍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  2.

5、1.1对脑科学的基础知识,选择全部了解的8人,部分了解的54人,基本不知道的38人,其中男生选择了解和部分了解的比例比女生高12个百分点。  2.1.2对创新人格一项,自认为同时具有信心、兴趣、质疑、毅力四项创新品质的学生仅有6人。对其中的每一个单项,学生自认具有的都不超过35%。  2.1.3对创新思维特征选项,学生自认为同时具有“探究思维能力”,“创新想象力”,“信息收集能力”三项创新思维特征的学生占36%,对其中的每一个单项,学生自认具有的都在50%以下。  2.1.4对创新实践选项,选择有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即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男生数为8人,女生数2人,比例很低,并且男、

6、女生比例相差悬殊。  2.1.5对创新思维障碍选项,同时选择有“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迷信权威”四项的学生数为58人,所占比率为58%,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不敢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可见当前多数学生不懂创新、不会创新,不想创新、不能创新、不敢创新,其创新思维能力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  2.2原因分析:  2.2.1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试教育在中国有着长远的历史渊源和根深蒂固的思想传统,读书为了应试和升学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培养难以用考分衡量的创新思维能力,做成了无人喝彩,做坏了骂声一片,如此高风险低

7、收益的事情,让学校、教师都望而却步。  2.2.2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无心也无力创新。学生从步入学校开始就在书山学海中艰苦奋斗,读不完的书,做不尽的作业,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分数和评比,让学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用他们那昏昏欲睡的大脑去创新思维了。  2.2.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无法让学生学会创新。现行课程的设置重知识传授而轻方法指导,一味强调科学性、严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