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

ID:29974651

大小:65.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

2、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本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二、设计意图《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特别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决定始终都以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写作方法。但是,以何种方式导入和讲授让我有些举棋不定,因为从网上查找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很多采用了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效果似乎不错,但若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导游角色,则又会冲击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的整体把握,而只对自己要介绍的某一景点感兴趣,这样可能就会因小失大,

3、得不偿失。思考再三,我决定采取保守一点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故设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了本文是一篇描写颐和园景色的文章,那么,去过颐和园的同学请举手。话音刚落,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脸上也有了掩抑不住的兴奋,教室里一阵骚动。好,那谁知道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采用了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意料之中,骚动消失了,一张张笑脸换成了疑惑的表情,有的开始冥思苦想起来,时间似乎过了很久,没人发言,我想,不能再等了。同学们,问题其实很简单,作者就是采用了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啊?!看到学生们一脸的惊愕,我忍住笑,继续解释,其实,游记类文章大都

4、采用这种写作顺序,它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地点转换,就是······随着我的讲授,孩子们释然了,我也如释重负。2、初识课文,理清顺序导入时,我似乎和孩子们开了一个玩笑,接下来,可要好好领会这种写作顺序了,我让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能看出作者采用这种写作顺序的句子。时间不长,在同学们的互相启发下,4个句子很快就找了出来,他们分别是: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走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3、再读课文,感悟景美。写作顺序理清了,接下来的教学水到渠成

5、。再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很快找到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我一一板书,并在这一环节完成本节课的升华,认识到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对颐和园的文字介绍等,制作了重点段落的幻灯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运用了看、听、读、比划、说的方法,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同时,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指导划重点词句,引导复述课文

6、,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三、不足之外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一堂课充实饱满,我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来学习。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的方法虽然使得教学流程清晰,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尤其不敢大胆运用小导游的方式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老师反客为主,学生是客随主便。这一点上,应多向年轻老师学习。其次,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但本节课,我让学生读的太少,这个目标完成的不够好,总

7、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一个是因为时间的原因,主要还是我在写作方法的引导上耗费时间较多。我想学生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颐和园的美丽迷人的景物的特点,这是我以后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本课教学还有一个教训,就是教学昆明湖时,我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就是误以为《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就是在昆明湖上创作的,或许是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的优美词句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突发奇想,借题发挥起来,在我极富煽情的渲染中,孩子们也瞪大了眼睛,陶醉其中,等我回到办公室,和其他老师一交流,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在北海。唉,昆明湖,你

8、让我糗大了。总之,这是本人关于阅读教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实践,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虽然说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但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