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

ID:30154168

大小:70.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和千克》导学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按排:第1课时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五、教具准备:弹簧秤、盘秤、盐、硬币、多媒体课件等。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二)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情感目标: 1、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2、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

2、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八、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导入。师:大家喜欢吃水果吗?我们买水果一般去哪里买呢?挑好水果后又应该干什么呢?(要先知道水果有多重)4   2、出示问题,师:要知道物体的轻重,该怎么办呢?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1、认识秤。师: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采用秤称的方法。)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秤,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盘秤、杆秤、天平)2、认识“克”(1)怎样表示物品有多重呢?生自由说后师小结:“公斤、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重量单位,除了斤和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2)了解克与千克的来历。师介绍克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来表示。(3)掂一掂,建立“克”的观念。  1克有多重呢?出示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让学生说说感觉怎样?(很轻)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就是1克重。再次感受。学生活动:每个同学拿一个2

4、分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实际重量。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回形针、瓜子、开心果、纽扣、药片等等)师课件举例,让学生再次感知“克”的概念。(4)学习使用盘秤。出示钩码、砝码,让学生们掂一掂,估一估,然后再称一称,称之前教师先给学生指导如何使用盘秤。陆续出示5个200克的砝码,让学生算一算,有多少克?然后集体称一称。(板书1000克)3、认识“千克”4(1)出示重1千克的秤砣,让学生先掂一掂,猜一猜有多重?(2)用弹簧秤称出秤砣的重量(板书1千克)(3)这个秤砣和这5个砝码哪个重呢?我们用天平试一试。天平演示1千克=1000克。(

5、板书:1千克=1000克)(3)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品,如: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等。再掂一掂,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三)巩固深化、训练提升。1、填空:2千克=()克3000克=()千克()千克=5000克()克=7千克2、在方格里填上>、<或=1200克〇1000克1300克〇2千克600克〇1千克3000克〇3千克3、在()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4、用手势判断5、深化练习:改错题:下面是小明写的日记你认为对吗你应该如何改正?1.我到超市买来10个苹果共重1克.还买来一条鱼重400千克.一共用了20元.2.我又到了动物园看到了我喜欢的

6、重达5000克的大象和漂亮的净重3000千克的孔雀。是真是假: 明明今年10岁,重30克。今天,他去超市买了一枝长7克的铅笔,买了一袋重200千克的果冻。还去了动物园看见了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它的体重约2克;还看见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它的体重约100千克重.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四)回顾全课,畅谈感受。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4(五)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十八2、找磅秤或体重秤,称出自己的体重。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