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ID:3061946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上传者:U-9943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1页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2页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3页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4页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中职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数学思维和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加上他们数学基础水平的薄弱,很容易造成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形成数学学习的困难。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动向,摸准他们的学习基础,并对当他们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65-02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举缺乏,学习心态不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不行为习惯,他们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在他们当中,学习差、品行差的人不在少数。将这一群体成功的转变为社会的有作之材,是我们广大中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对在校的286名学习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观察了解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并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1.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分析5   1.1缺乏数学学习动机,不愿学。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统计表明,有65.2%的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有54%的学生忽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不少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而且把学习当成任务,尤其对数学课的学习缺乏动力,不求上进,认真数学太抽象、太复杂,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1.2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不好学。统计显示,85%以上的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中职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因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而失去学习兴趣。进入中职后,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因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适应课程难度便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学习无目标,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抱着有学可上的态度,不思进取,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导致学习没有兴趣。5   1.3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不乐学。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种种情感称为学习情感。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统计表明,68.5%的学生常有的学习时焦虑紧张,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等不良学习情绪体验,72.3%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急,常担心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育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1.4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据统计,有近85%的学生缺乏恒心,学习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退缩,屈服于面临的困难,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由于意志力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失败多于成功,造成恶性循环,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坚持到底,结果学习效果不佳。  2.中职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了其数学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并影响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促进健康学习的心理形成呢?  2.1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确保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就可以避免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教师应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的责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目标,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学生通过努力可能以完成的教育目标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5   (2)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掌握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注重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个人进步、个人的独特方法和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人进行比较,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  (3)教师要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新理念。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即使有点滴进步也要自我奖励,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4)帮助中职生实现角色转换。初中阶段,在有些师生的眼里,他们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自尊、自信,对课堂学习反感、敌对。进入中职学校后,让他们改变过去的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如担任班团干,学生会干部等,让他们的成就动机实现积极改变。  2.2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时,教师要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津津有味。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要求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学习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知名度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此外,培养学习兴趣,要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5   2.3重视教学策略,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揭示数学过程,让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以启发诱导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重视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同时,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指导学生听课,参与课堂发言,指导学生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也就是说,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艺术,针对学生的心理矛盾采取适当的疏导工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握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