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ID:3090091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该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彖,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去探求真理的志向,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谈话激疑,诱发探究欲望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能说说什么叫三角形?(屏幕显示:曲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你认为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是哪个词?什么叫“围成”?2、那么是不是说,只要给你三条线

2、段,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学预测及应变策略:大部分学生凭直觉都会自信地说“能”,如果情况不是这样教学也可按以卜•方案进行。)师:请同学们各自在小组内选一套小棒验证一下(要求三根小棒首尾相接。这些小棒的长度是任意的,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教学预测:有一半学生摆不成,验证的结果与学生口己的直觉不一致,从而产生“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该问题的强烈欲望。)师:通过摆小棒验证,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冇的组选用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冇的组则不能。(教学预测及应变策略:有的学生说自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有的说围不成,如果还有个别学生说出其中的“原因”一一即三边关系

3、,则可把这“原因”作为学生的猜测,直接引导学生验证。)3、对于大家摆的结果,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有的能围,有的不能围?到底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我们的疑问,实际上很早以前许多科学家就提出来了。后來,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实验探索,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也來当个小小数学家,一起探索这个问题,愿意吗?二、猜想探究,揭示三边关系(-)引发猜想刚才我们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如果有六条线段,猜猜能围成几个三角形?(二)操作验证,揭示三边关系(1)分组实验:请四人小组合作,将学具袋里的六根小棒围一围三角形(蓝:2c

4、m紫:3cm黄(两根):4cm白:5cm绿:9.5cm),各组可自行确定验证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填写以卜•的《探究报告单》。(附探究报告单)所选小棒长度>=<能否围成三角形a=()cma+bOc第一次b=()cma+cObc=()cmb+cOaa=()cma+bOc第二次b=()cma+cObc=()cmb+cOaa=()cma+bOc第三次b=()cma+cObc=()cmb+cOaa=()cma+bOc第四次b=()cma+cObc=()cmb+cOa我们发现了(2)汇报小组围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吗?举例。(课件演示)(三)归纳总结。1、小组讨论

5、:完整地说说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2、电脑出示数学家的探索结果: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课件岀示)我们的发现和数学家的探索结果到底一不一样?为什么?3、既然都一样,这里为什么强调“任意”呢?(课件岀示一幅三角形图,边长分别是5厘米、7厘米、9厘米。)这三条边Z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你们看,用上“任意”两个字,就把三角形边的关系的三种情况都非常简洁地概括了出来。多好啊!但是,判断的吋候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探索出了跟数学家意思一样的结果,老师祝贺你们!4、总结揭题。这节课你高兴

6、吗,为什么?刚才我们当了一回“小小数学家”,探索的就是一一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5、质疑问难。三、巩固应用,促进能力发展(-)巩固性训练1、直觉判断。(举手一一手心手背)①3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用它们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15丿用•米。()②任意3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③用3根长3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④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之和大于第三条,那么这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⑤一个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小于笫三边。()2、完成自主练习8每组中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后,

7、请学生说出为什么.(-)应用性练习1、完成口主练习9请学生说出到海边走哪条路最近?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2、完成自主练习10小猴子要做一个三角形支架,已经准备好了长8cm和12cm的两根木料。那么第三根木料该准备多长?并说出你的理由。(三)课外拓展性练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斜穿草坪,你能通过画图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吗?针对这种现象你想说点什么?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