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ID:30914714

大小:1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上传者:U-5097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江西省吉安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润泽在捡到一大笔银子后有一段内心独白:“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算到十年之外,便是千金之富。那时造什么房子不可,买多少田产不可?”其内心活动本质上说明了()A.农本商末思想根深蒂固B.手工业作坊的利润丰厚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D.工商业者迫切需要资金2.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3.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五谷”出现,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基本完善,这最早出现在(  )A.原始社会B.西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  )A.筒车B.翻车C.高转筒车D.花楼机6.有西方人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人的钱:一是桑叶,二是泥土(瓷器).下列产品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是(  )①丝绸 ②青花瓷③白瓷 ④粉彩瓷。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7.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草市B.夜市C.晓市D.街市8.《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此可见,当时晋商的发展(  )A.加快了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B.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C.表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B.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D.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10.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C.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11.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几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近代工业的出现12.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D.美洲社会的进步14.中国元代的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而英国历史上对棉纺织技术革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哈格里夫斯 ②瓦特 ③阿克莱特 ④史蒂芬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5.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  )①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 ②重工业地位上升③内燃机广泛应用 ④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6.“英国资产阶级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这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B.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6.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B.巩固国防的需要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开发边疆的需求17.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18.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20.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A.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B.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D.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21.“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愧树下老鸦窝。”数百年来,这首民遥在京津冀鲁豫及江淮地区广为传唱,妇乳皆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影响‘寻根文化”的主要因素是A.神话传说B.世袭现念C.地理位置D.宗法制度2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23.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欧洲共同体C.组建北约组织 D.发表铁幕演说25.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材料题(共3题,共50分)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26.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材料三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6分)(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6分)27.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出口贸易7%8%85%进口贸易61%33%6%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材料三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2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8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业化的态度有何不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享各自的理由。(6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二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清世宗(雍正)实录》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消极影响?(4分)(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清政府没有采纳黄宗羲观点的根源是什么?(6分)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