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

ID:31157331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_第1页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_第2页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_第3页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_第4页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快农业发展模式变革,构筑粮食安全屏障  摘要: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首次把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改革及农业发展的问题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论文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就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保护耕地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会给农村耕地的保护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的冲击。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严守农村耕地保护红线,确立永久基本农田,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农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1.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1)粮食持续增长与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6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实现了自2004年的"十连增"。但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却正在逐年降低。2011年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5838万吨,占消费量的8成。据海关统计,2012年1月到12月,我国进口谷物为1398万吨,大豆5838万吨。以我国2012年的粮

3、食进口总量(包括大豆)7236万吨计算,粮食进口量已达到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12.2%。  1996年颁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了"95%的粮食自给率"红线。而2008年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则再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但上述统计数据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粮食自给率红线已经突破。  粮食作为工业重要原材料的地位正不断被强化。以能源替代为代表的新的粮食需求急剧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匮乏同时处于新兴工业化阶段的国家而言,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粮食需求量将会呈几何级数增加。  2.持续减少的农村耕地正威胁着我国的

4、粮食安全6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保护耕地是国情、民情的必然要求。1992年、1993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大的建设高潮,引发了强烈的用地需求,全国普遍形成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又由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非农产业建设用地、城镇规模的扩张,农村耕地开始大幅度减少。作为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被看做值得自豪的巨大成就。当前,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鉴于耕

5、地保护的严峻形势,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3.小农生产方式给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我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为多数中国人知道的事实。然而,很少有人提及另一个事实:我国占全球7%的耕地,消耗了世界35%的氮肥,单位面积上的磷肥和钾肥使用量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多,而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200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为50160万吨,化肥投入为5107.8万吨。粮食增产了9

6、429万吨,增长21%,但化肥投入增加了3368万吨,增长200%。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为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现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下,为了取得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只有在单位耕地上投入更多的化肥。但这种靠单一化肥投入拉动粮食增产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虽然我国是磷矿储备大国,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耗量计算,磷肥仅够用30年。我国严重缺钾肥,现在钾肥自给率不足15%。令人担忧

7、的是,长期使用过量的化肥,残存在土地中的化肥就会变为耕地污染。  二、粮食安全背景下的我国农业发展路径分析6  从农业产业特点和国际普遍的经验看,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始终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基础和最有效率生产组织形式。家庭主体和适度规模的经营,应当在农民家庭的土壤上繁衍和发展。由此,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上。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投入,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人多地少的现实状况,使得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于分田单干的农业发展模式。怎样化解小农经营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