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

ID:31177381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_第1页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_第2页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_第3页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_第4页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探讨  摘要:对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语文朗读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供同行们参考。我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平时在听课评课及同事们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信息反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等来完成此过程。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

2、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可是在教学中教师们因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匆匆过客,缺乏有效性,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1、现代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6  1.1、给朗读要时间  

3、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到1/8,朗读练习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1.2、目的不明确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朗读教学总是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没有明白为什么读,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由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缺乏目的性。  1.3、没体现新课程理念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教学没有面对全体学生,

4、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1.4、教学方法死板  教师的朗读指导机械、单调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地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也就达不到朗读的目的。  1.5、朗读评价应多元化  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的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课标中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6  2、怎样有效性地进行朗读教学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它能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

5、径。  2.1、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而导致朗读能力不高。我所教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朗读水平比较差,学生自己对朗读没有兴趣,早读课不能很好地利用,总是在消磨时间。因此,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下手。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创造适合学生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春光灿烂,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学生在情境中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我”。这样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何愁学生没有

6、朗读的激情,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呢?  2.2、明确朗读指导的目的和内容,读出层次  针对学生认知起点,注重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个朗读层次: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2)课文读得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二泉映月》时的过程设计。  1)初读课文,指导读正确。①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6指名分段读课文,每人一段:正音,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对于难读或容易混淆的字词重点正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基本读上口。  2

7、)再读课文,反复读流利。①同桌练读;②指名学生读;③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互相说说阿炳为什么会创作出《二泉映月》。  3)品读课文,学习感情朗读。①再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②再读课文并动动脑筋,看看能给问题找到答案吗?③一起讨论,研读句子。如:“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为什么以前他不会想起,现在为什么想起来了?想起了自己怎样坎坷的经历?这与他创作出《二泉映月》有什么关系?④多种形式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