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

ID:31195250

大小:54.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_第1页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_第2页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_第3页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理念的运用。人性化理念的普及和发展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中开始的,人性化理念的要求是“以人为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性化理念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城市道路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人性化理念,不仅能够使城市道路更加符合人们出行的要求,而且还体现出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都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也刺激了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人性化理念的发展。关键词:人性化理念;城市道路

2、设计;经验谈;本质;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实现上述目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首先提速。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我国以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在理清功能、分期实施、机非分流及保护城市特色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保障城市交通与城市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一、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人性化理念的本质人性化理念,顾名思义,其强调

3、的主体是"人”,必须把人作为第一考虑要素。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必须要针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人们的最大需求为设计目标。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坚持以人性化理念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不能违背道路交通的传统设计规范,道路设计首先必须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同时还必须要满足人们的美学要求以及对道路安全的要求,切忌过度追去美感

4、而忽视了安全设计规范。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的必要性在我国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中,城市道路设计都是以交通流量为主要设计标准,着重解决机动车等车辆的交通问题,而忽视了行人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的关系,忽视了行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观赏、舒适、便捷等方面的需求。这在以往人们自我意识较弱的时期,这是比较符合城市道路设计的要求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开始重视社会建设中各种人性化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交流密切,国外的很多人性化

5、观念传入我国,对我国国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人性化理念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三、交通设计应因地制宜,突显特性化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机动车迅猛增多,开发区的道路设计应更注重交通设计,即针对开发新区的交通特性、各区域功能等,进行具有特性化的交通设计。那么根据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经济战略地位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各等级道路在路网中的明确分工,相互组合协调,才能适应城市中各种交通需求,完成交通任务。对于工业区中心商务区和居住区等的区域性干道,一般选用双幅式或三幅式断面;对于

6、各功能区内部道路宜选择单幅式。(一)、控制交叉口形式及间距道路交叉口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新规划、新建设的路网,应根据道路等级控制好路口的间距,按道路交通功能使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快速路与主干路相交,主干路与次干路相交,次干路与支路相交,减少道路上交叉口的数量,有利于控制路口间距,同时避免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产生。(二)、车道数及宽度的选择对于区域主干道或快速路宜选用6-8车道,其中主干道选取8车道应慎重。主干道中一般通行公交,通常置于最外侧车道,便于停靠,但车辆遇路口转向时需穿越多车道,对道路通行

7、能力及安全行驶影响很大。动车道宽度是决定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的重要因素,车道宽度小于3.5m时,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40hn/h,速度越快,要求的车道宽度越宽。当采用的车道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