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ID:31223008

大小:12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7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_第1页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_第2页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_第3页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_第4页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链五环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在“以学为主,教学生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旨在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理念和操作策略,切实实现“轻负高质”.“一链五环式”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性和操作性.重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小组就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并得到教师引导而提升,在一种生生、师生和文本交流中实现课堂的美丽互动.我们追求的数学课堂,是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学习平台的课堂,是学生学力不断提高的课堂,是学生情感、态度在学习中不断转化的“美丽”课堂.  关键词:教学生学一链五环式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区在“以学为主,教学生学”理念的

2、指导下,进行了以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为主的研究探索,并全面实施《区域推进“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新范式实践研究》这一区域性的研究课题,一种崭新的教学新范式正以其强大的正能量重新定位“教”与“学”关系,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强劲动力.笔者的“一链五环式”数学课堂课题研究旨在借鉴先进学校“教学生学”课改经验,全力激活数学课堂教学活力,让每一个学生能在课堂找到自己的舞台并与同伴共成长,同时力求通过以完成学习目标为主链实现螺旋式推进数学教学的“美丽”课堂.  二、研究意义  1、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行为,全面促进学生多元学习16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

3、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教学生学”“让学生学”这种理念将成为倡导一种先学、互学、展学、帮学等多元学习方式,在进一步推进新范式中优化学生学习行为,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合作、任务探究等多途径中获得学习成长、能力提升和情感满足的快乐.  2、进一步优化教学新范式,全力打造数学“美丽”课堂  近年来我区湘湖初中“1?2?3”课堂学习模式、高桥初中“三习三导”模式、萧山五中“二案一式”模式等可谓教学新范式的先行者,在积极借鉴先进学校教改经验的同时,我们在更多考虑自身学校的地域、学情下进一步

4、构建和优化教学模式,我们看到在学生多方位“动”起来的同时,课堂不仅要有温度、宽度,更要有厚度、深度和灵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美丽”课堂。  三、研究内容  “一链”,指数学课堂通过将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阶段性子目标,按照一种“链条式”逻辑以螺旋式推进方式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学习目标,包括五个阶段性子目标:前置性学习目标、诊断性学习目标、递进性学习目标、反思性学习目标、巩固性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前一学习目标是后一学习目标的基础,五个子目标以“链条式”方式环环相扣,从而使得学习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层递性。  “五环”16就是数学教学流程的五个环节.

5、它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活动环节,即认知铺垫、定向引领、点拨提升、归纳小结、反馈矫正,也包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行为活动环节,即独立预学、合作助学、探究促学、定性悟学、反刍固学。  四、研究策略  “一链五环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学习先进教改成果和优秀教师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较为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1、以学习目标为“主链”,科学制定数学学习各阶段性子目标  本课题中,笔者把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共设计为五个阶段性子目标,即前置性学习目标、诊断性学习目标、递进性学习目标、反思性学习目标、巩固性学习目标,每一子目标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

6、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前置性学习目标:(1)自主完成预学任务;(2)划出并整理好预学中出现的疑难困惑.这主要针对学生独立预学而设置,同时又是为教师教学主活动的认知铺垫.(侧重知识性目标)  诊断性学习目标:(1)学会合作中解决个人或同伴中的疑难困惑,享受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2)整理合作学习中不能解答的疑难困惑;(3)整理教师整合并重构的价值问题.子目标不仅是学生在预学后针对疑难困惑开展合作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师根据学生疑难顺势整合课堂价值问题以期实现学习主目标的关键所在.(侧重过程性目标)  【案例】在教学《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中  师:(板书“一元一次不等式

7、”)我们在七年级时已经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16  生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生2: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生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点评:学生在已有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的基础之上,能比较轻松地提出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由此联想到找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递进性学习目标:(1)针对价值问题进行探究学习;(2)学以致用,能结合所学进行拓展或迁移学习.子目标是完成课时主目标最核心环节.(侧重知识与能力性目标)  【案例】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