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ID:31242931

大小:58.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资助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二十世纪9()年代示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从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人众化的进程,1999年至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的扩招,年均实际扩招比例都在30%以上,个别年份达45%0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翻了一倍半。高校招牛规模如此快速增长,致使进一步扩招的边际成本急剧上升,扩招高校都将普遍面临着巨大的资木增量缺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经

2、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中国高等教育却存在资金短缺、机构低效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高等教育口身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渐成了热门话题,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确立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的基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以下方面:1、人力资木理论对高等教冇投资主体的解释人力资木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和贝克尔(1964)等人建立的,明塞尔、丹尼森等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人力资木理论揭示了对教

3、育的投资实际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是有回报的,教育的收益分为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两个方面。根据“谁受益谁付款”这一市场原则,教育的投资费用应在政府和个人Z间分摊。人力资本理论为高等教冇投资主体多元化奠定了基木的理论基础。2、公共产品理论对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解释公共产品理论解释了“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公共产品理论是1954年由萨缪尔逊创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社会产品消费时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将全部产品分成三大类: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产品。任何消费者对高等教冇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高等教冇既有私人产

4、品的性质,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理论认为,正外部性和社会公平是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3、成本分摊理论对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解释1986年,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D,BruceJohnston)在出版的《高等教育的成木分摊: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牛财政资助》一•书中,提出了苦名的成本分摊理论,即依据市场经济“利益获得”原则,应由纳税人(政府)、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高等教冇的成木°北京人学阂维方等人基于厂方产出和投资比较利益

5、理论,根据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个人收益、社会成本、个人成本的差界,研究了个人(家庭)分担高等教育成本额度确定的依据4、关于高等教育成木分担主体投资行为的分析波景州、范先佐等学者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一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一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目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个人傢庭)高等教育投资的三个层次概念,即实际支出、意愿支出和最大可能支出。5、关于高等教育产权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纷纷以产权理论为工具来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发展屮所血临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但除了产权明晰外,对产权问题的研究还应包括产权的

6、流动问题、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问题以及委托代理问题等探讨不多。6、关于资本结构多元化的研究国外关于高等学校通过金融市场多元化筹集教冇资木的研究文献屮,关于宏观领域的研究文献较多,也主要是从增加筹集教育资本的途径、方式与筹集的数量上进行了定性与少量的实证研究。并且,在关于高等学校筹集教育资本的途径、方式方面的研究也多为提出一些纯文字性的见解,定量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发现就各种民间资本进入高校后的退出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国内关于教冇经济学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成果包括人呆的专著与论文,多为8()年代后期以来的成果,大部分都集中在研究高等教育财政

7、、学费、收益、规模等传统筹资领域的增量少管理体制、投入少产出等方面,也有部分关于高校投入少产出中提高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方面的文献。高等教育筹资中教育财政方面的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都是对宏观领域的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微观领域的研究很少。二、研究的目标和意义1、从理论上探讨建立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合理性和必然性。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我省高校收费制度、助学贷款等实例。通过小规模访谈、问卷设计、人规模调查、统计处理等手段,利用分析模型,对近儿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成本分担的结构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

8、否满足了百姓的需求,是否符合不同类别民众的经济承受力,成本分担结构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Z间的关系等进行较为详尽的实证研究。为江苏省高等教冇进一步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冇成本分担制度和多元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