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ID:3128249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1页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2页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3页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与积极性的过程,是教师积极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思考融入课堂,弘扬学生个性光辉的过程。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名师,但人人都可以成为良师。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必将焕发课堂活力,精彩的时刻一定常常闪现。如何让我们的课堂也精彩起来呢?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感触不少,下面浅作总结,以与同行共享。  一、选准话题,

2、说出精彩  教学《我长大了》一课后,全班讨论:你希望自己长大吗?为什么?学生立即讨论起来。不久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表达了自己想长大的愿望,我都给予了肯定贴切的评价。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  “可是,老师,我不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学生愕然。我示意他说下去。  “因为我长大了,父母就老了,有一天,他们会离我而去,我不想失去他们。他们为了我,辛苦劳作,我希望能尽我的能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是啊。”另一学生也说,“我长大了,妈妈不再年轻,头发不再乌黑,爸爸的脸上都是皱纹。我不希望这一天早到来。”4  更多的学生心有同感,也畅谈起来。学生

3、眼中洋溢着光彩,课堂流淌着温情。  每个学生的生活都可以写成一本故事书,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滋生的情感都像是一首诗。像“想不想长大”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人人都有感受,他们想法的依据也不尽相同,当然人人有话可讲、有情可抒。教学中可以经常涉及这样的话题,创设一个思考点,构筑一个平台,利用话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撬开学生的嘴,挖通学生表现自我的渠道,给学生讲自己故事的机会,提供学生分享情感的情境。这样,课堂是学生的地盘,他们能感受到有自我价值的存在、有自我表达需要的存在、有自我思考欲望的存在。有了学生的全心参与,课堂一定精彩。  二、巧

4、用生成,引出精彩  如在教学《火红的枫叶》一课中,请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是描写“我”找枫叶的事,并读一读,想想通过这些句子又有什么感受。  生:我从“每当”、“总以为”这两个词感受到枫叶每一片都很红。  生:我从“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中感受到了枫叶不但每片都很红,而且是一片更比一片红。她要比出一片最红的枫叶才回去,我觉得――觉得她很细心。  师:细心?!概括得真好(板书:细心)。啊,小女孩在琢磨枫叶,你在琢磨句子,多么会读书呀。再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那么多的枫叶,她不停地找,可见她很有耐心(板书:耐心

5、)。4  生(补充):因为枫叶那么多,每片都很红,可她要找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也看出她很诚心(板书:诚心)。  师:诚心?  生:是的。因为教师节要到了,她不是随便做一张贺卡,而是出去寻找枫叶,要找一片最红的枫叶做贺卡送给老师,她一定是认为枫叶红得很,可以表达她的心意。  生:还表达了她对老师的爱(板书:爱)。  师(画枫叶,围住细心、耐心、诚心、爱):一片枫叶代表了她的一颗火红的爱心。啊,你们不但读懂了句子,还走进了小女孩的心里去了,读懂了她的心。  “细心”的出现,备课中我并没有估料到学生能悟出这一点,自己也没有做这方面的预设打算。但

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却意外地出现了。想想,如果只是把它当作是学生在与文本交谈时的点滴感受,如果只是一般评价后就走过场,那么将没有以下的精彩过程。“一个好的老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老师就能随时改变”(苏霍姆林斯基语)。上述案例中,我巧借“东风”(细心)来吹得“百花”开:当有学生体悟出从找枫叶的进程中可见小作者的细心后,再次引导学生潜入文本,研读语句,一步步靠近作者的心坎里,催发了新的“耐心、诚心、爱心”之花朵,让文本的语言内蕴更加丰富,让文本的情感教育因

7、素立体鲜活可感。所以,别忘了关注课堂,别忘了倾听学生,揣摩学生的回答,也许你就能踩到精彩的拍点,并围绕着它再造精彩的一面。4  华师大钟启泉教授说: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不具有生成的课堂怎么能精彩?“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面对学生的大胆挑衅,老师不是指责,也不是不理不睬,更不是简单地再补充说明、再次强化答案,而是从这个“程咬金”身上看到了教学的前过程并不是成功的,学生对所得的结论不满意,才能果敢地对答案提出富有价值的质疑,也对教师权威发出了挑战。课堂教学中,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态,“以学定

8、教”,“顺学而导”,把学生的潜能与智慧发挥到极致,让他们的智力接受考验,让他们的能力得以锻炼,让他们在积极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课堂怎么会不精彩?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