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

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

ID:3134666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_第1页
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_第2页
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_第3页
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题型及策略研究  摘要: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对口高考)英语考试英译汉句子翻译,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对语篇中的几个英文句子用汉语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本文以笔者学校单招班8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学生对翻译句子自测练习的案例归纳分析,探索这一题型的技巧策略。  关键词:对口单招英译汉句子翻译策略  江苏省对口高考英语试题第四部分翻译句子,自2010年由汉译英转变为英译汉以来已经历四次高考,试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命题实质上不仅考查学生的翻

2、译能力,而且也考查学生读、说、写的综合能力。测试方式是对试题中第三部分语篇的句子进行翻译,该题型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能恰当地翻译出由语篇中抽取的几个句子。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针对高等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但专门针对中职院校对口单招句子翻译题型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意义重大。  一、研究过程  本文以仪征技师学院10单招2班(实验班)41名学生和10单招4班(对照班)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验法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调研。4  通过抽取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其进行访谈,得知职高生普遍

3、惧怕甚至讨厌做翻译题,有的同学甚至放弃。虽然翻译题分值仅占10分,但从长远看,翻译是影响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句子翻译能力,逐步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翻译的兴趣。  二、研究方式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尝试利用各种课堂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译汉句子翻译能力,以下是在实验班教学的  做法。  1.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英汉翻译能力的培养,与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密切相关,李赋宁教授说:“要想很好地进行笔译,我们需要很高的阅读理解力和写作能力,而他的母语的阅读

4、理解及写作能力则绝对是前提”。虽然中职阶段对学生的英译汉水平要求较低,检测题型也只是英译汉句子翻译,但其原理是相通的。从李教授的话来看,笔译能力的先决条件是阅读,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笔者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包括人文、科技等题材的涉及,阅读前为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注意深度的把握,具体到词的用法、句型的用法、人物的性格分析、修辞法的运用等。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阅读兴趣提升了

5、。此外,写作能力是翻译能力提高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经常采取改写课文、复述课文、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来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增加英美文化知识学习4  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缺乏了解,而很多词语都具有特殊的文化信息,所以,学生翻译时经常词不达意。因此要提高翻译能力,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实验班教学中,笔者经常有针对性地比较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适时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笔者还组织学生观看英美大片,在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同时,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反复

6、练习,提高技能  技能的提高是反复练习的结果,熟能生巧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翻译能力的培养也遵循同样的规律。阅读中可以培养译的能力,写作中也能培养译的能力,听力和口语练习中也可以培养译的能力,五种语言技能可以互相促进、同步提高。  三、实验结果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通过测验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班比对照班学生在翻译的流畅性、精确度、语序三方面均有所提高。该测验共20道英译汉句子翻译题,每题5分,其中流畅性占2分、精确度2分、语序1分,满分100分。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流畅性占25.

7、32分,对照班则是22.54分,平均差2.78分,以此顺序排列,精确度表现为23.48分,21.64分,平均差1.84分,语序15.62分,12.67分,平均差2.95分。  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中职学生提高句子翻译能力是完全可能的。以上介绍的几条教学策略仅是笔者个人的初步探索,仍不够全面,希望能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共同关注对口单招。  参考文献:4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  [3]李赋宁.EnglishStudyandTranslation[J].山东外语教学,1994(3).  (作者单位:仪征技师学院)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