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ID:31359902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上传者:U-9954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_第1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_第2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_第3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_第4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4.119  摘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之多,面对就业市场一边一职难求、一边一人难得的尴尬供求场面,笔者以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论思想工作过程为切入点,解析了工作过程的内涵,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重新构建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策略,以期推动高职会计专业课题体系设置的优化,进而提升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19-02  在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转型中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来说,所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应该是专注于其相关行业的初中级从业人员,他们是处于第一线的技术型工人或者服务人员,所以必须要求这些从业人员都具备优秀可靠的职业素质和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要想被社会无缝隙对接地吸纳,就要让高职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凸显出高职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也符合当前社会对高职所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潮流。  1工作过程导向的来源及内涵5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提出来的,21世纪初在全德国对课程开发方法进行推广使用,是德国对职业学校课程模式进行的一次重要尝试和改革。在21世纪初,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被我国引进来,渐渐地成为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思想主流,并且还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力量。  工作过程,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为了实现一个项目的目标而必须进行的相应流程、工序。汉堡理工大学潘加洛斯教授解释为: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这四个元素在特定的环境下依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进行,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成果的过程。  2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主要实施的课程体系是由公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一起组成的。此体系主要是将学科知识作为中心,主要的陈述性知识是概念、原理等,比较注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所以受到了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约束。  (2)课程的开展形式古板,脱轨于实际工程过程。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教授的形式太单一,理论课程的模式基本是教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实施的主要实践课程包括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训、会计实务操作、毕业实习等环节,仅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包含了实践的各个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另外,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对毕业实习生进行监督,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这使得学校无法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无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5   (3)缺乏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识。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仍然采用的是学科式的课程模式,主要采用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知识为辅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编排。在所设置的课程上一味对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进行追求,重点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没有与实际的工作进行联系,对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特点有所忽视,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偏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行业都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3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策略  (1)对本行业领域的主要职业岗位进行深度分析。  解析各个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剖析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对会计专业岗位行动领域的课程体系进行建构。  (2)将工作任务作为项目来驱动,对各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进行确定。  对会计专业的各个岗位进行深度解析,确定每一个岗位所需要的最核心的任务是什么,理清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社会能力,依据这些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据此来编排会计专业所需要开设的课程种类,而不是从网上随心所欲地照搬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不顾及现实社会所需。  (3)学习情景模拟。  学习情景类似在课堂上将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构建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角色感觉,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学习领域框架中的“小型”5 主题学习单元,比如项目、产品、案例、任务等。学习情景设计必须让学生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且达到职业能力上的一定要求,选取典型的产品或者服务作为载体来进行教学。学习情景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其名称、学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地点、教学媒体和工具、学生已经存在的基础要求、教师的执教能力要求等。  (4)选择适用于职业技能培养的教材。  一方面要鼓励该院校的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利用,通过在教学方法上对此进行改革和弥补,将涉及某一工作任务的所有知识以系统的方法进行讲解和实训,所谓“硬件不足软件补”,用此方法来实现以会计工作任务来驱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5)重塑思想理念,颠覆传统的学科体系。  首先在意识上就必须脱胎换骨,传统的学科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课程的设置、课堂内容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作等等必须与时俱进,务必依据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来建构,并且还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的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高职会计专业学科体系构建必须是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明确高职塑造的是技能型“劳动者”,进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4结语5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与基于会计工作的过程导向所建立的新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的话,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该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将典型工作岗位任务情景作为载体,将岗位工作过程作为依据,将岗位工作技能要求作为标准,将企业实际案例、项目课程作为主要的技能教学课程体系,对教学的内容、课时的安排和评价的方式进行改革,对学生的会计技能和操作能力进行强化,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课堂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学生顺利进行就业。  参考文献  [1]张人杰,蒋慧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初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8.  [2]张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岗位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下,2011(2):151-153.  [3]盛锦春.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23-125.  [4]陈媛.《会计基础实训》课程改革初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06-10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