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

ID:3138785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_第1页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_第2页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_第3页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_第4页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凭借结尾,设计《边城》教学  【设计说明】  黄厚江老师认为,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学凭借的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秀的课堂教学凭借设计,对一堂课的成功常常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适当、不成功的教学凭借设计也会导致一节课的失败。《边城》,无论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离我们很遥远的故事,还是其“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主旨,抑或是作品所显现的抒情格调,等等,都给教学带来了难度。那么,如何能让学生有效地阅读作品,高效地进行《边城》小说节选的教学呢?除了对小说进行整体阅读或介绍,或者辅以影视观赏之外,笔者以为,将结尾作为教学凭借,进行教学设

2、计,便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感知情节,亲近人物,品读语言,深掘意旨,领略风格。  【教学目标】  1.以结尾为教学凭借,展示问题、感知情节,亲近人物。  2.讨论交流,品读语言,深掘主旨,领略作品的特有风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借叶圣陶的话,突显“文字”在阅读上的桥梁作用,引领学生披文入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5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2.看过电影《边城》和课文节选后,结尾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

3、许明天回来!”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通过课件展现预习问题:  (1)傩送会不会回来?  (2)翠翠会不会离开?  (3)这样的结尾如何?  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交流,具体品读《边城》(节选)。  二、深入品味  先是分组讨论,之后,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深入探讨,品味作品。  1.傩送会不会回来?  明确: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乐观的完美主义者,自然可以将这结局想象得完美;而悲观的缺憾主义者,自然将这结局想象地残缺。学生的讨论自然也会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并加以自我的判

4、断,最后,在各组、两种主张的交流中,加深了对小说的理解,进行提升阅读能力。  2.翠翠会不会离开?  明确:翠翠“也许走出来了,也许永远地生活在边城之中”,这是两选一的回答。两选之下,前者将翠翠的性格做了乐观的加工――5勇敢地走出去,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小说的结局也因此呈现亮色;而后者则将翠翠的命运悲情下去,将这爱情的悲剧深化,自是动人心扉。  3.这样的结尾如何?  明确:留白天地宽,《边城》的结尾,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空白艺术。只是这里“空白”是由文字构建的。无论是“回来”,还是“不会来”,“离开”,还是“不离开”,这答案留在那里,成为“空白”

5、,让读者自己“填补”。而正是在这不同人的不同的“填补”之中,小说的结尾自是给人以品味之无穷了。  【附教学实录片段】  生一:《边城》的结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谜题。二老究竟会不会回来?小说就在这样一个平平淡淡却又谜样的意境中结束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样一个结尾不团圆,没有符合大家的心理。可若真按照其他几种方法结尾却不免落了个俗套。《边城》是一部宁静清新的作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安逸、微妙。“二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给人以无限的空间,无论是对于乐观的完美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都是可以自己想象的,与断臂的维纳斯有异曲同工之妙。

6、  师:隽永之作在结尾,结尾显艺术魅力。魅力来自于想象,想象是对作品的心灵感应,用心去感应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断臂的维纳斯”的类比很见品味!5  生二:《边城》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美好的结局。其实,作为沈从文自己也无法预料未来会是怎样:也许翠翠走出来了,也许永远地生活在边城之中。小说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读者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结局。所以像这样一本《边城》的出现,更意味着阅读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作者,而更在于阅读者。不难想象每个读者都可以留下一段美丽的结局。再者,沈从文写书的目的

7、,是让物欲横流的今天的人们都再次回归自然,回味人之间那种最纯真、最朴素的关系。翠翠的结局是悲伤的,但是“明天”就会很好,或许更差。隐约之中有种“两难”的意味,这样的意味更是文章高妙之处。  师:已经触及小说主题了。沈从文《在昆明的时候》里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边城》是“美”的,然而美很有些时候就在作品所留下的想象空间里,如《边城》结尾所留下的想象空间。这想象的空间除了小说的画面、人物,也包括小说的结局。可以判断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

8、的痛心,是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希望”。  生三:我认为这个故事只有一个结局,或者书没有结局。生命永远在延续,有什么结局可言呢?要实在要说有一个结局,那便是在写完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