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ID:31405848

大小:11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9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_第1页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_第2页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_第3页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_第4页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摘要]目前在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且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供需矛盾的困境主要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问题导致的。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对在四川省内就职的30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从高校视角探究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所在,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

2、016)11-0001-04  一、引言12  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600万大关,直到2014年已经达到720多万,平均每年呈约25万人数增长趋势。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麦可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

3、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有7.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1]另一方面,有限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有限的竞争岗位,但毕业生却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这种“招聘难”和“就业难”的供需矛盾正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导致的双重困境。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指出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赢得职业机会,并能取得职业绩效、自我提升和职场应对的能力。[2]LeeHarvey(2001)指出,就业能力是指劳动者获得工作,并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涉及职业类型、就业时间、招聘特征

4、(如方式、途径等)、进一步的学习和就业技能(如面试技能)等。[3]MohdYusofHusain(2010)也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般性的技能、品质、知识、能力、特征等,它们能被运用到不同的主题领域、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4]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根据国内外研究,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能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职业竞争力,能使大学生长时期内在职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能力,它通常由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社会

5、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构成。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职于四川省内的3000名大学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问卷293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890份,有效率为96.3%。根据此次调研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专业能力方面12  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职业中的问题的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组成。

6、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能有效结合。根据调查显示,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估计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率上有59.41%的期望率,但实际工作中发现真正具备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的仅占了19.90%。这说明许多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深入,理论水平较高,但专业技能较差,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或技能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的巨大差距就是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对接不平衡的原因所在。  2.实际运用能力低下。本调研主要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

7、力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在问卷中显示,高等院校中学生真正具有较好计算机水平的仅占24.74%。现代的大学都设有相关计算机理论的教育并开设了实验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但这些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其次是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四、六级证书共2173份,在总份数中占比75.1%,第二外语专业共197份,占总份数比6.8%;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共1166份,占总份数比40.3%。由此可见,学生们在整体上注重对外语相关证书的取得,但是轻视了口语的

8、实际运用和练习。其实,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和外语证书的要求本质是对运用能力的要求,而学生们的考证追求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背道而驰了。12  3.表达能力欠缺。表达能力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强调表达的重要性,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所有收回的问卷中,期待自己拥有此能力的为611份,占比21.14%,而自己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