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

ID:3143979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_第1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_第2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_第3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_第4页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建议  摘要在初高中教材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提出寻找知识衔接的深化点、探究难点问题的突破点、弥补数学知识的空白点、搭建物理思维的断层点等四点建议,旨在促进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正迁移,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衔接正迁移核心素养教学主张  “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高频词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中学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高中衔接教学如何实现新的突破,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初高中衔接教

2、学也应朝着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努力。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理念引领,提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四点建议。  一、寻找知识衔接的深化点  物理观念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从教材内容上看很多知识是初中的拓展与延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较高的台阶。以“质量”概念教学为例,初中阶段把质量定义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高中“质量”概念的教学是在不断进阶和深化的,必修1是从惯性的角度认识质量――质

3、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必修2是从万有引力的角度认识质量――5质量的大小与万有引力大小有关,在选修3-5则是从能量的角度认识质量―质能方程,质量的概念在不断深化,内涵在不断丰富。  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要寻找知识衔接的深化点。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初中教材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深化:一是破除前概念影响,初步建立科学概念;二是领悟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实验方法,体验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培育科学态度和责任;三是强调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力

4、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四是突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独立性和定律建立的重要意义;五是为后续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以便在学生头脑里建构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动力学理论。  二、探究难点问题的突破点  高中物理教材中引入了很多抽象的概念,导致高中物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机械运动,在初中阶段只定性研究了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相对运动或静止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引入平均速度粗略描述变速运动[1]。而高中必修1部分则是定量描述机械运动,首先引入质点概念,把研究对

5、象视为质点;接着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认识位移和路程、时间与时刻的区别;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高中必修1部分重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即位移随时间、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v-t图像、s-t图像等。高中必修2部分在必修1定量研究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更加复杂的曲线运动,定量研究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规律。5  在初高中机械运动衔接教学中,从速度到加速度是一个衔接的难点问题,教学中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突破过程。困

6、难之一: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容易把速度的改变量和加速度概念混淆。困难之二:几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关系的梳理。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三者大小、方向之间关系的梳理。  三、弥补数学知识的空白点  高中物理学习对数学知识的依赖逐渐增强,必要数学工具的支持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条件。初中知识大多数是定性描述分析,用到的数学知识大多数是初级运算,往往是用数值来量化长度、时间、速度、力、质量等大小。在高中则要进行定量计算研究,如用正负号描述矢量、用极限思想求瞬时速度、用解析几何分析

7、平抛运动、用数学推导研究向心加速度等。因此在重视初高中物理知识对接的同时,还要关注数学工具的对接。高中物理用到的初等数学知识主要有:直线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定义、主要性质、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正余弦定理、相似三角形、不等式性质等。  在牛顿第一定律衔接教学中,以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为依托,从中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需要补充数学极限知识。如下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BDC中,sinθ=h/BC,在取极限的情况下,由于h有限而BC无限,则sinθ→0,θ=0,于是右侧斜面BC成为水平面。

8、  可见,随着物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将更加复杂和多样,教师要站在学习进阶的高度不断补充相关的数学知识。  四、搭建物理思维的断层点5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物理观念的断层,导致物理思维的断层。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来看,初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高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从而对学生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  初中物理知识更多具有表象性,所以对理解和分析的思维要求较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