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ID:3144912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_第1页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_第2页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_第3页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大家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畅通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唤醒――变强制性为自主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整个写作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对写作的自信。美国、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并且认为少年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我国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唤醒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机,也有过大量精彩的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唤醒孩子本能的表现自己的欲望,

2、以激发对写作的热爱。  (一)和谐的环境  许多教育家认为,环境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在呼吁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同时,学校也要发挥作为教育者的优势,如在班级的每个角落帮他们办起小书架;开展习作教学辅助的趣味活动;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建立一个和谐的书香校园。  (二)放松的心态4  当一个人喜欢上一件事,必然从心理上体验到一种愉悦,一种轻松。说起这一点,应该在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过分强调种种规矩,应该让孩子放胆去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对写的神秘感,让学生处

3、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敢于写,乐于写。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二、多元――变单行道为立交桥  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往往是为了应试而习作,造成了单调而封闭的习作教学。多元理论就是善于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个性需求的多种整合,形成多元智能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在习作教学中,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一)选材多元  1.农村习作题材的开拓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习作题材比比皆是,问题是如何去引导他们去捕捉、积累。  (1)看农景。农村田野风光是美

4、丽可爱的。水稻、油菜、小麦、桑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有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引导学生就地取材,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问农史。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村史、家史,了解家乡的过去,收集值得记叙的故事,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农艺。农技农艺是农家的传家宝,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领悟劳动艰辛,学农民智慧。在劳动中交流情感,以劳动为荣,获取最具感受的写作素材。  2.习作选材的原则4  (1)选材要真,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习作“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他们还说,习作最重要的原则是

5、“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需心须如一,不能说谎。”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炼。当然,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习作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确引导了。  (2)选材要新。这一点也没有争论,别总是老掉牙,老一套。同样的题目在三年级写的素材,到六年级还是写他,要选一些生活新镜头来写。  (3)选材要独。独也就是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这就需要求异思维,在选材上动一番脑筋,不人云亦云,写出自己的特色。  (二)写法多元  1.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一种从阅读中来,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习作能力的一种

6、方式,叶老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有法度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读写结合是以写促写,评价的标准也主要是有没有迁移好文本的写法上。如《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作者按照点面点的思路,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4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一段时,我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

7、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我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等等事例,以促进读写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2.想象习作。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以培养想象力作为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按期交箭。在次,可引导学生思考:他在军令状上会写些什么?其次是结合课文中的情节续写。有些课文结尾往往“言已尽而意无穷”,这语言的空白处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物性格特征合

8、理想象。另外,出一些习作题如《假如我是……》《给100年后人类的一封信》《金星探险记》《月球生活十日谈》等,这类习作全凭学生自身对科学知识、规律的了解,加以大胆奇特的想象虚构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