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ID:3145042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批注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应用多种方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秉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赋予新理念的一种创新性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开展批注式阅读可以根据实际,以课题、文本的中心句、文本的重点段或是篇章结构为主题,以此确立正确的阅读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66-01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批注,即批语和注释。批注式阅读,简而言之就是让学

2、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出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确立批注阅读专题;另一方面,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在文本上打上自己的烙印。在此,教师要把学生的批注当做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建构并丰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特点4  1、个体性。对阅读文本来说,老师、学生都

3、是读者,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受到各自出身、经历、气质、情感的影响,个体对对象的理解、感悟、欣赏会形成独特的心理印痕,每个人的感受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正如“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反思性。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阅读教学是汲取、拜读文本为主,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带着发现、赏识的眼光读深、读透,带着审视、挑剔的眼光反思、批判,不仅是吸收,更多的是表达,不仅是接受,更多的是反馈,是把输入信息转换为输出信息的双向互动表达交流过程。  3、多元性。首先,期望学生面对文本,自身能获得丰富的内

4、部体验,鼓励学生从对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出发,进行充分的交流,使不同的观点能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次,从与文本对话的内容看,能表达自我感悟,展示个人的思考与智慧。这种多元性表达所反映的正是“新课标中提到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基本概念――语文素养,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从批注的形式来看也是多元性的。  二、搞好分步批注方式的几个做法  1、以篇章结构为专题。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每篇文章都是各部分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作者用一定的方法把句与句、段与段巧妙地连接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从整体着眼,弄清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

5、以及各个部分与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可按“作者写了些什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作者又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步骤进4行批注,通过这样的阅读批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是零星的、杂乱的,而是比较完整、深刻的。  2、符号式批注。符号批注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或不同颜色加以标记。每种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可由学生自己来掌握。符号批注一般在初读时进行,即在初读课文时,对生字新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进行圈点。这时的批注主要在于读通文章、理清脉络,粗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对深入阅读课文起到了确定方向的作用。这种

6、圈点的过程是学生读、思、记的综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便于检查和摘录。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此法使用面最广。常用的批注符号及作用:“......”或“――”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  3、文字式批注。文字批注是指学生依据初读时所做的符号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批注,可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是提出疑难问题,旁批是对内容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批注,夹批是对字词和语境含义的理解,脚批是总结评价和想象拓展。文字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与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消化、吸收、内化和运用的过程。  三、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4  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

7、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要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