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

ID:31497412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_第1页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_第2页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_第3页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_第4页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教学设计的逻辑性  实用文本的教学设计结构一般与文本结构一致,基本结构是三段式结构,结构完整,程序清晰,逻辑严密。文学文本中小说和叙事性散文教学设计的结构整体上应遵循文本的叙事结构,尤其是“整体把握”部分和“环环相扣”的文本。而对于叙事节奏和缓,结构松散的文本,注意“插叙”、“倒叙”、“逐渐解疑”、“分析矛盾”。对于写景抒情类的文本还应特别注意“背景”首先从文中获得,在有疑时呈现;语言文字引领想象描述先行,图像助读深入理解后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学设计结构的逻辑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明:“学习这个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

2、,体会……”例如对于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我们不仅要领会其“敬业与乐业”的要旨,还要分析其清晰的论述结构与思路。第1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第2-5段论述“有业之必要”;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8段论述“要乐业”;第9段总结全文。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其基本结构是“总――分――总”,“引论――本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文本结构决定了教学设计的结构:一、通读全文,明确观点;二、分别阐述,具体分析;三、归纳总结,提倡思想。这种结构是完整的,稳固的,程序清晰,操作简易。7  北京市第八中学陈然老师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为了明确文章

3、的说明对象,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还是“物候”或“物候学”?二、分析问题:结合第1-3段内容,明确概念――“大自然的语言”即“物候”,“物候学”是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结合第4-12段内容,说明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三、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学”。陈然老师的教学设计既整体把握了内容,引导学生澄清了概念,又展现了清晰的说明思路和严谨的科学思维,这源于教学设计的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朴实而精巧。  从以上两种实用文体的教学设计来看,教

4、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学设计的结构与文本结构一致,基本结构是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从教学设计的思维流程上来看,基本上是澄清概念“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归纳总结“怎么样”;三、教学设计的结构完整,程序清晰,用简单的思维图、结构图即可呈现。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整体性,又有程序性;既适用于整体把握,又能进行局部探究。它因逻辑严密,思辨性强,始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由已知探求未知。  因此,实用文因其严密的逻辑性,其教学设计一般遵循文体本身的结构,二者合一,学生的思维一般不会旁逸斜出,而是很自然地沿着时间的河流,乘着思维的船儿,探

5、求问题的源头。同时文本结构谨严,并非只是整体构架,局部构件依然相对独立,构件与构件的衔接自然圆合。在文本物理结构中的段落,阅读时一般标示为清晰的序号①②③④……7序号的先后即是文本逻辑结构中的段落的思路。文本结构清晰,教学设计结构的逻辑性自然清晰明了。  然而对于文学性文本的逻辑性,我们一般很少谈及,好像它们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除非在小说尤其是目前流行的推理小说中,我们会根据线索,分析,推论,最终结论。其间误入歧途,又转回正道,反反复复,最终才解开谜题。那么在一般小说中文本的逻辑性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依然以实例来剖析,以期发现隐性的结构及其缜密的逻辑性,据此,我们再来探讨教

6、学设计结构的逻辑性。  首先以《故乡》为例。小说以“我”在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照“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结构全文。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还有闰土……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  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7  

7、小说以时间为序,记叙顺序整体上是顺叙,少年闰土的记忆是插叙,这样既符合生活的真实逻辑,又突出了闰土的形象变化。教学设计中“整体感知”部分,我们一般能关注到小说的线索和结构,是否也关注了记叙的顺序呢?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记叙的顺序?作者是如何顺叙中插叙的?插叙时转入和转出的语言是怎样的?这些均需要澄清。以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而且容易习得文本的整体构思和记叙顺序。  在局部探究文本时,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像文本一样采用“顺叙”中“插叙”的方式。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