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及其《书概》

刘熙载及其《书概》

ID:31604467

大小:4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5

刘熙载及其《书概》_第1页
刘熙载及其《书概》_第2页
刘熙载及其《书概》_第3页
刘熙载及其《书概》_第4页
刘熙载及其《书概》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熙载及其《书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刘熙载及其《书概》 一、刘熙载及其著作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也曾自字熙哉,号融斋。晚年因创作寓言文学集《寤崖子》,并撰写《寤崖子传》,故又自号寤崖子。世人多以融斋先生称之。江苏兴化人,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和教育家。《清史稿·儒林一》有传。刘熙载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传家的家庭,自幼才性敏悟,少年时力学笃行。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中举,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中进士。随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增补为国子监司业,同年秋被任命为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后辞官。刘熙

2、载晚年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历14年之久,直至去世。刘熙载勤于治学,是当时有名望的学者。其治经“不好考据”,“无汉宋门户之见”(《清史稿·儒林传·刘熙载传》)。其对“天象、地舆、六书、九数、钟律、方术,皆研通其意。”(《清史稿·儒林传·刘熙载传》)另长于诗文、词赋、文艺理论批评与创作,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刘熙载著述丰富,分别合成《古铜书屋六种》(《刘氏六种》,由自己编订)和《古铜书屋续刻三种》(去世后由弟子整理汇刻)。《古铜书屋六种》包括《持志墅言》、《昨非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和《艺概》。《持志墅言》是其在龙门书院讲学期

3、间教学随笔的汇集,使用格言式的语言阐述其为人处世、为学、为艺的观点;《昨非集》为其自作诗文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三种总结了其在文字音韵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艺概》则是其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汇集。《古铜书屋续刻三种》包括《读书札记》、《制义书存》和《游艺约言》,其中《游艺约言》与《艺概》相表里,互为补充。《艺概》是刘熙载最重要的著作,大约成书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春天。《艺概》全书共六卷,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和《经义概》,集中反映了刘熙载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思想,是其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著作,事实也是一部对后世影响深

4、远的著作。刘熙载在《艺概》中,通过“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艺概·叙》)的方法,用十分简炼的语言,分别论述了诸文体和书法艺术的历史流变、创作理论和鉴赏方法,总结了前人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思想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该书是在我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通论各种文体和书法艺术的杰作。 二、《书概》及其审美思想《书概》是《艺概》的一部分,汇集了刘熙载一生中关于书法艺术的卓见确论。《书概》共计收录246条论书札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探源本,析流派,窥大指,阐幽微,明技法,以简赅之笔,发微中之谈。”(佛雏《刘熙载的

5、美学思想初探》)(一)《书概》具有实践性、全面性、系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刘熙载的《书概》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他不仅广泛阅读前人的书论,从中汲取营养,而且其自身的书法实践经验也是其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的坚实基础。所以,其《书概》所论并非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基于其书法实践,有感而发。刘熙载长于书法,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工行楷书,尤长于小字。晚年主讲龙门书院,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和文艺理论等的研究,学术研究与人生修养皆臻于佳境,其书法实践也上溯汉、魏石刻,渐融四体书法之精髓,追求高古典雅之意境,与其文艺评论所主张的审美理想相合。试看其同时代人对其书法实践的记述和评价: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

6、案公早年工行、楷书法,晚年喜模汉魏人八分、篆书。久之,镕铸一体,规模奇古,变化无端。人有求之者,亦时应之。又尝命工为刻一石,时以饷人,亦自喜也。(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晚年喜作大字,乘兴挥洒,融合四体笔法,气魄雄古,自成一家。(沈祥龙《左春坊左中允刘先生行状》)在其自作的诗文集《昨非集》中,刘熙载也对自己的书法作了记述和评价,从中更能感受其所追求的书法审美倾向:古人书质,余观愈美;后人书妍,余乃不喜。笔墨以外,具辨神理。余偶作书,但率其真,文不胜质,书之野人。(《昨非集·自为书赞》)我书世所讥,爱者颇寥历。只合悬孤山,秋风动虚壁。(《昨非集·为山僧作书》)《书概》的

7、另一重要特点是其概括的、语录式的呈现方式。《书概》语言极其简约,可谓惜墨如金,而其所述内容却非常丰富,其见解也非常深刻。当然,《书概》所用之方法,与《文概》等相同,这种方法也在刘熙载其他著作中使用,如《制义书存》、《游艺约言》等。关于这种著作的方法,刘熙载在《艺概·自叙》中说:顾或谓艺之条绪綦繁,言艺者非至详不足以备道。虽然,欲极其详,详有极乎?若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亦何必殚竭无余,始足以明指要乎!刘熙载曾说:“真博必约,真约必博。”(《清史稿·儒林传·刘熙载传》)在他看来,任何学问都应有广泛的积累,然后在这积累的基础上提炼精华,开挖深度。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