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

ID:31672785

大小:55.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_第1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_第2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_第3页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渗透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创造中学会学习,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数学分类思想,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所谓数学分类讨论方法,就是将数学对象分成几类,分别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

2、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分类讨论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中。需要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就其引起分类的原因,可归结为:①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②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③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④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取值会导致不同结果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对分类思想的主动应用。一、渗透分类思想,养成分类

3、的意识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分类知识,如人群的分类、文具的分类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二、学习分类方法,增强思维的缜密性在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分类就是选取适当的标准,根据对象的属性,不重复、不遗漏地划分为若干类,而后对每一子类的问题加以解答。掌握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分类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1.根据数学的概念进行分类有些数学概念是分类给出的,

4、解答此类题,一般按概念的分类形式进行分类。2•根据数学的法则、性质或特殊规定进行分类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对于变形后的方程用两边开平方求解,需要分类研究大于0,等于0,小于0这三种情况对应方程解的情况。而此题的符号决定能否开平方,是分类的依据。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ax+3>2x+a分析通过移项不等式化为(a-2)x>a-3的形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a—2〉0,a—2=0,和a-20,即a>2时,不等式的解是x>0当,a_2=0,即a=2时,

5、不等式的左边=0,不等式的右边=-1因为0不等于-1,所以不等式的解是一切实数。当a-2x5,x2>x3,l>x.*.y>0成立;⑶当x=l时,y=l>0成立;⑷当x>l时『=(x6❷x5)+(x4❷x3)+(x2❷x)+1Tx6>x5,x4>x3,x2>x/.y>l成立综上可知,y〉0成立。由以上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类讨论往往能使一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异常简单,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步骤非常的明了。另一方面在讨论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现有教材,教学中着意渗透并力求帮助学生初

6、步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结合其他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注意几种思想方法的综合使用。相信会使学生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极大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参考文献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②《初中生学习法与能力培养》。任勇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蔡上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