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

ID:31698018

大小:57.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_第1页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_第2页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_第3页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_第4页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后路椎体切除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后侧凸畸形[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5例,均为完全分节性半椎体畸形。患者均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及后凸角度矫正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前胸弯Cobb角为(52.4±10.6)0,末次随访为(14.6±6.4)°,矫正率为72.1%;术前腰弯Cobb角为(

2、43.7±9.8)°,末次随访为(12.1±4.7)0,矫正率为72.3%;术前C7-CSVL为(6.3±4.6)cm,末次随访为(2.7±1.3)cm,矫正率为57.1%;各指标治疗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3临床病例患者,男,15岁,脊柱后凸畸形,胸腰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CT见:T10、11椎体发育不良,T4〜L5旋转角度为3〜4级,未见硬膜囊受压表现。在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分期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相关辅助检查图见封三)。3讨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即青少年脊柱圆背畸形。其发病原因尚不确定,男性多见,

3、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一般认为与椎体的环行骨聽坏死有关。但有研究发现此骨聽与脊柱生长无关,不影响椎体的垂直生长,而且有患者在骨聽未出现前发病(10岁内)。有学者认为与后凸椎体间的椎间盘向前突出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此病与姿势不良有关。该病在青少年支具治疗无法控制后凸加重时才考虑手术。包括非常僵硬的大于80°的后凸畸形而骨骼尚未发育成熟;成人后凸大于75°并造成持久功能障碍性疼痛,经至少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要求外形美观者。手术方式分单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国外经验为,当骨骼未成熟,前柱仍可生长,且过伸侧位片上后凸

4、可矫正至小于50°,可行后路手术。手术策略包括前路矫形和前后路联合矫形,对于柔软度较好、涉及节段较少且无后方压迫者可采用前路矫形,而柔软度较差、涉及节段较多或伴后方压迫者需要采用前后路联合矫形术。胸腰段后凸畸形常出现局部不稳定,脊柱支撑功能丧失,从而引发腰痛。后凸的椎体、骨折时突入椎管的骨块、局部纤维瘢痕甚至肥厚的韧带可对脊髓产生直接压迫,同时后凸畸形状态下脊髓受到的牵张,以及局部不稳定引起的动态刺激均可导致脊髓损害。后凸畸形尚可继发腰椎过度前凸,椎体前移等病理变化,并可引发下腰痛。研究发现胸腰段后凸畸形可

5、引发腰椎各节段前凸增大,畸形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5.6°和33.7°,其中上腰椎前凸更为显著。脊柱后路内固定是由置于椎体后附件的棒、多个钩和两根横向牵引器连接组成,为一矩形结构,增加了坚固性,可达到三维固定。该系统可在钩之间起到撑开、加压和去旋转的作用,但该系统操作复杂,一般脊柱骨折应用较少。相关研究认为后路楔形截骨及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后路切口内撑开技术,使侧凸得到适度地部分矫正,再行广泛松解后行截骨矫形后患者躯干平衡恢复;他认为这种分阶

6、段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组织、软组织及营养状况等对手术的耐受力。相关研究认为采用后凸顶点脊柱节段全脊椎截骨治疗角状胸腰椎后凸畸形。但是这种方法风险较高,易出现严重的神经血管并发症。认为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或其改良术式在缩短脊柱的同时,可获满意的后凸矫正。对于脊柱侧后凸畸形,后路顶点经椎弓根截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中15例患者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术后术后4周冠状面胸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75.3%,腰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75.3%,C7-CSVL由术前平均6.3cm矫正为术后

7、平均1.8cmo末次随访冠状面胸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72.1%,冠状面腰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72.3%,C7-CSVL平均残留2.7cm。术后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外观及矢状面平衡均得到明显改善。矫形效果满意。综上所述,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可安全而有效地用于脊柱侧凸的治疗,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再次手术率,降低患者的心理困扰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GabosPG.Treatmentstrategiesincongenitalscoliosis[J]・ContemporarySp

8、ineSurgery,2005,6:47-52.[2]ThuetED,PadbergAM,RaynorBL,etal.Increasedriskofpostoperativeneurologicdelicitforspinalsurgerypatientswithunobtainableintraoperativeevokedpotentialdata[J].Spine,2005,30:2094-210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