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

ID:31698465

大小:58.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_第1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_第2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_第3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_第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特点和分类。2.掌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的方法。3.规范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规范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演讲:关键词成长每日一记:名句名篇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词句是:3.《赤壁赋》中描写作者驾扁舟行驶江面,像架风飞行而飘飘欲仙的神态,抒发作者心旷神怡之情的语句是:4.《劝学》中阐

2、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句子是: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特点和分类。2.掌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的方法。3.规范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三、教学过程(-)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近五年山东卷考点解析12年(诗)景色氛围意象的作用13年(诗)景色语言思想内容14年:(诗)景色人物形象15年:(词)语言炼字思想感情形象鉴赏•人(三)考点精讲1、什么是形象?2、诗歌形象的分类:(四)方法点拨3、如何鉴赏诗歌

3、中的形象?(五)合作助学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荤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解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案要点: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联系第三句诗对道路坎坷的交代,注释中对写诗背景的交待,可看出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被贬后不避坎坷、超脱旷达的形象。2、(14年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

4、诗,回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噱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蝶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参考答案:(1)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姪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蝶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光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5、(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FI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六)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解读描写手段2、借助诗中意象3、分析关键词句4、学会知人论世(七)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提问的方式: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义(1)概括形象特点;(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四:课堂检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

6、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解题: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人:陆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后两句:“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

7、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答案参考:1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二形象鉴赏•景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3、景与情的关系。合作助学1、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

8、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