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ID:31744237

大小:54.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_第1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_第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_第3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等的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语感强调的是直觉顿悟,它有独特的形成机制。2002年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讲到“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加强朗读优美的音乐听过了耳熟能详,是音符拨动着心弦;美文读后久萦于怀,是语感沟通了思绪。朗读能加深对句子的体会,增强语感,进行朗读教

2、学,只有训练学生读得文从字顺,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只有要求学生带着激情去读,把情感注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把自己置身于文章描绘的场景或气氛中去,才能切实把握文章的感情脉搏,才能真正与作者的感情息息相通。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就是语感训练,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朗读就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不单凭眼睛看,要用口来念。”因为,通过口来念,可更好地了解文章意义。其二,'‘在心情上竟是很高的享受。”朗读让读者与作者耳与心谋,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它不仅能使学生领会课文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能感受文章的气势

3、和韵味,既受到感染的教育,又增强了理解力和感受力,从而培养了语感。朗读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灵敏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朗读,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对所读的材料自然地形成一种直觉顿悟能力。借助朗读能展现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并使学生在形象化的语言之中进入课文意境,由对课文的表层认识而深入到对课文主旨的感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朗读教学,把它称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加强朗读必须在“声、情

4、”二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披文入境,把隐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意义、情感唤醒、唤活,与作者心灵相通感。二、在阅读中养成揣摩词句的习惯,增强语感语感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指导学生读,除了朗读外,还有粗读与精读。首先是粗读。要求学生预习时至少阅读课文两三遍,粗知文章的轮廓或大意,扫清生字词的障碍。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下一步的精读。其次就是精读。即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去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去触摸文章的思想感情脉络。有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春》等情文并茂,需逐段精读;有的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5、》等可选择重点语段精读。无论是逐段逐句精读,还是择其重点语段精读,都必须深入到文章中间去,潜入到字里行间去,去咀嚼、去品味、去感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上,否则不利于语感的培养。三、联系语境语感的培养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所谓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者的身份、处境、时代等外部语境,也包括言辞以内的具体场合、目的、上下文等内部语境。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表达者用词造句的用意,再造作品中创造的形象。但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因而就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表现,而哪一个'‘哈姆雷特”更切合作者的意

6、愿,只有靠语境来证明。有语境义的词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总之,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使他们开窍。四、在写作中养成锤炼词句的习惯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从何而来?就是来自语言实践。写作作为一种语言实践,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练习写作,首先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平时要求学生多接触语言,多熟悉语言,多辨析语言,多运用语言,也就是要在语言文字上多下工夫,并且把它养成一种习惯,一种熟练技巧,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这样,语言积累多了,就会逐渐加深语感,由对语言文字的“直

7、觉”达到“顿悟”。因为,语感具有独特的形成机制,语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要靠后天的语言实践,包括口头的、书面的,日积月累,揣摩比较,长期训练,才能对语言文字产生一种非常自然的直觉顿悟。为此,初中阶段就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语言积累的多与少,直接影响着语感能力的强弱。日常教学中很好地利用教材,通过模仿、创造等形式来积累语言,丰富语言,有意识地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助于加深语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