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

ID:31797838

大小:57.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_第1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_第2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_第3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_第4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审慎金融论文范文:浅论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论文【摘要】本文以国家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政策理念和实践为切入点,在分析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岀了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操作框架的五大创新手段,并从实务岀发,基于基层人民银行的视角,提岀了人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责的理由利倡议。【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管理;宏观审慎管理操作框架一、当前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政策理念和实践(-)基本政策理念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稳健运转的根本保障,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

2、全球经济金融体系,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本理由,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及其操作框架的构建也由此应运而生。宏观审慎管理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将重点放在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关联上,通过实施逆周期调控和跨市场、跨行业的全面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从而抑制金融不稳定给经济造成的巨大成本。(二)实践作为G20成员,中国正在着力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o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从以下五方面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一是建立金融

3、体系稳健性分析检测和评估制度,强化宏观审慎分析,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及其风险变化,建立系统稳健性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三是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四是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完善有序的风险处置安排,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五是加强部门配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实现统筹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和研判,推动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措施的协调,强化金融风险化解和处置行动的配合,加强金融稳定信息共享等。二、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的差异性分析

4、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具有以下三大差异:其一,从监管对象看,宏观审慎关注的是整个金融体系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监管的重心在于整个金融市场及那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体系。而微观审慎关注的是单个金融机构本身;其二,从监管目标看,宏观审慎应对的是系统性风险,追求的是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微观审慎防范的是个体风险,追求的是机构本身运营的安全;其三,从监管机理看,宏观审慎以整个金融产业为单位,自上而下,考查的是相关资产价格、信贷总量、机构杠杆率等宏观指标。而微观审慎以单个金融机构为单位,自下而上,考查的是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不良贷款率等微观指标。由于个体的理性并不必定引致集体的

5、理性,故在微观审慎框架下,个体金融机构因同质化经营出现“合成谬误”,继而导致金融失衡加剧,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例子经常可见,特别是随着金融一体化和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的蓬勃发展,金融机构的这种顺周期扩张就越发明显,这使得微观审慎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策略更容易放任集体风险的转移动机,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系统性风险。三、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操作框架的五大创新手段(一)建立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主管部门,审慎的监督和相应的政策行动必须具备独立、可信和透明的性质,并且能够宏观把控全局,稳健发展,

6、而在经济体中的所有现有机构当中,中央银行是最符合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的。因此,需要从国家法律层面上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权责,由中央银行制定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开发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进行反周期资本管理等。(-)建立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为了保证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十分必要。目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就监管分工合作签订了备忘录,但这只是微观审慎协调机制,还需要宏观审慎协调机制,即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宏观审慎管理应对微观审慎监管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宏观审慎管理的需要,要

7、求专业监管机构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与之配合,专业监管机构在实施微观审慎监管时,应服从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并为之提供基础支撑。宏观审慎管理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应当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共享数据库,专业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数据,保证中央银行准确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三)货币政策、存款保险制度和社会融资总量应是宏观审慎管理操作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1•关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应该具有金融稳定的意识,只有在货币政策与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