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

ID:31901192

大小:27.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5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_第1页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_第2页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_第3页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_第4页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届高考政治轮哲学复习教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纲要求】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一.基础知识填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和归宿。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理是的有条件的。  认识过程具有和,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真理,在实践中和发展真理。  二.单项选择题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

2、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人造或人为世界”的事实说明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

3、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表明了  A

4、.对待事物要亲眼去见识 B.对待事物耳闻就行  c.要认识事物的规律  D.实践的重要性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B.真理是主观的c.真理是有条件的D.真理是绝对的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会

5、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瓦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③客观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0.下列词语

6、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  1.“软实力”、“思想库”、“票决制”、“人文关怀”、“自治机制”、“精神家园”、“生态文明”、“亲和力”等等新提法、新表述,无一例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多彩的实践。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B.真

7、理都是具体的c.真理的客观性D.真理的能动性  3.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原来国家经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说明  A.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B.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D.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变化而变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因为  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B.科学发展观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  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8、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