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

ID:32113383

大小:97.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31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_第1页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_第2页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_第3页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_第4页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amp#183;大畜》卦再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论文-楚简《周易·大畜》卦再释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大畜》卦共有简两支,其中的第一支在上海博物馆书法展览过,笔者曾做过初步考释[1]。现在,马承源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一书出版[2],又刊出了楚简《周易·大畜》卦的第二简。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我们应该感谢楚简的收购者和整理者。今根据楚简照片和濮茅左的释文、考释,对楚简《周易·大畜》卦再做一次探讨。 一“”字之义 王弼本《周易·大畜》卦的“畜”字,上海博物馆书法馆原来的释文作“䇠”,濮茅左这次的释文作“”,其考释说:“”,从土,竺

2、声,《说文》所无。竺声之字与“畜”同韵,也可读为“畜”。[3]按:严格地说,楚简字应是上下结构,可隶作“”。此字当为“築”字异文。《说文·木部》:“築,擣也。从木,筑声。?,古文。”徐鍇《说文系传》:“从土,䈞声。”[4]段玉裁《注》:“按此从土,䈞声也。”[5]桂馥《义证》:“从土,䈞声,本书䈞,厚也,言築之宜厚。”[6]江陵九店56号楚墓简13有“竺室”、简56有“不竺东北之遇(寓)”,考释者认为:“《说文》说‘築’从‘筑’声,而‘筑’、‘竺’二字都从‘竹’声,故‘竺’可以读为‘築’。”[7]《说文·二

3、部》:“竺,厚也。从二,竹声。”林义光《文源》:“二象厚形。”《尔雅·释诂下》:“竺,厚也。”陆德明《释文》:“竺,字又作笃。”《说文·亯部》:“䈞,厚也。从亯,竹声。读若笃。”段玉裁《注》:“䈞、笃亦古今字。䈞与《二部》竺音义皆同。今字笃行而䈞、笃废矣。”《集韵·?韵》:“竺,或作䈞,通作笃。”“䈞(笃)”、“竺”音义皆同,疑“䈞(笃)”为本字,而“竺”为省文。所谓“二”,实为省写符号“=”,代表省写的“亯”。就好像“伈”省写为“仁”,“心”为“二”所省代。[8]“=”作字的构件的简省符号在郭店楚简中习见

4、,如:“强”字郭店楚简多写作“”,以“=”代简省了的构件“虫”[9];“遲”字写作“”[10],以“=”代简省了的构件“”;“”省作“”[11],以“=”代简省了的构件“心”。马王堆帛书易传也是如此,“者”多写作“”,以“=”代简省了的构件“日”;“著”写作“”,以“=”代简省了的构件“日”;“诸”写作“”,以“=”代简省了的构件“日”[12]。所以,楚简的“”,从“竺”,也就是从“䈞”,与“从土,䈞声”的古文“?”,当为一字异构,实际就是今天的“築”。从这一角度而言,九店楚简的两“竺”字,也可说是“築”字

5、古文的省文。楚简的“”,帛书易经本、帛书易传《衷》篇引作“蓄”,阜阳汉简本、汉石经残字、王弼本作“畜”。濮茅左说:楚简的“抄写者在抄完后是经过认真校对的”[13]。楚简《周易》“畜”字2见。一是王弼本遯卦九三“畜臣妾”之“畜”,楚简本仍作“畜”。二是王弼本无妄卦六二“不菑畬”,楚简本作“不畜之……”。可见不是楚简本的抄手不用“畜”字,不是无心之误,而是有所根据的。从上文的考证可知,“”实“(?)”,也就是“築”的古文。而“”从“䈞”得声,也可以读为“䈞(笃)”。因此,楚简的卦名“大”,也可读为“大䈞(笃)”

6、。这从下述文献的记载可以得到印证。《彖传》说:“‘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其以“笃”解大畜卦名。《大象传》说:“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以畜其德”即“以笃其德”、“以厚其德”,实际上也是以“笃”解大畜卦名。《杂卦传》说:“大畜,时也;无妄,灾也。”餅无妄与尤大畜两两为耦,卦体方向相反,卦义也相反。无妄是无所希望,为之绝望,故以为“灾”。而大畜是上天对他太好了,大得天“时”,故称为“大笃”,也就是“大厚”。所以,从《杂卦传》所揭示的《周易》六十四

7、卦“二二为耦,相反为义”的规律看,与“无所希望,为之绝望”的无妄卦相对的大畜卦,其本义是大得天时,大为上天所优厚,其为“大笃”、“大厚”,理所当然。帛书易传《衷》篇说:“大蓄兑而?[也]。”[14]“兑”,悦,喜悦。“?”,即谋。此是说大畜之义是讲喜悦之時而需有谋。大畜之义为何称“兑(悦)”?就是因为其“大笃”,大为上天所优厚,大得天时。《尔雅》、《说文》皆云:“笃,厚也。”《墨子‧节葬下》:“若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则亦犹薄矣。若以中国之君子观之,则亦犹厚矣。如彼则大厚,如此则大薄,然则葬埋之有节矣。”此“大

8、厚”犹“大笃(大畜)”,“大薄”犹“无妄”。《汉书‧五行志》:“及秦所以二世而亡者,養生大奢,奉終大厚。”“大厚”,待遇太好了。《三国志‧吴志》卷二:“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太厚”,也就是“大厚”。“䈞(笃)”古音为觉部端母,“畜(蓄)”为觉部晓母;“畜(蓄)”义为积,“䈞(笃)”义为厚。它们音义皆近,故可通用。所谓“大畜(蓄)”是积蓄很多,引申之则为大得天时,为上天所厚,故楚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