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

ID:32310211

大小:395.7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2-03

上传者:U-22107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_第1页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_第2页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_第3页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_第4页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的创业绩效关系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摘要全球范围内,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不断加强,创业研究的发展也随之兴起。以创新为本质的创业则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创业管理也成为适应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而本文正是基于中国创业背景下对创业机会和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验证,丰富和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研究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一方面,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视角,来探讨创业机会及其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在研究这种影响关系的过程中考虑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作用。本文在通过对云南省250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研中获得样本数据后,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化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检验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的过程中,引入了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资源整合能力在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对8条假设验证结果进行了讨论。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键词:创业;创业机会识别;资源整合能力;创业绩效1 AbstractAbstractThevibrancyofentrepreneurshipiswiderandwideraroundtheworldandthebusinesso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isdeveloping.Entrepreneurship’sabsencebasedoninnovationisthenecessaryconditionofentrepreneurship’sdevelopment.Entrepreneurshipmanagementbecameanewmanagementmethodbasedonthenecessityoffittingforthechangeofenvironmentandthedevelopmentofentrepreneurship.Thisessayisbasedonthepracticalresearchandtesttotherelationshipbetweenunderthebackgroundof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nd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inChineseentrepreneurshipandisbasedonenrichingandmakingupthisfield.Thisessayresearchestherelationshipbetween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nd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Firstofall,basedontheresearchpointof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todiscusstheeffectof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nddimensionon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Ontheotherhand,onresearchtherelationshipofeffects,regardtheabilityofintegratingtheresourcesastheeffectsoninterveningvariable.Aftergainingthemodeldatafromthequestionnaireto250newenterprisesinYunNanprovince,didthepracticalresearchbyusingthefactoranalysisand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method.Andinducttheabilityofintegratingtheresourcesastheinterveningvariableandtheeffectsofabilityofintegratingtheresource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nd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duringpracticaltest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nd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Lastly,testedthemodelanddiscussed8assumptionsonresulttests.Sotheresearchtothisessayhasverydeeppracticalmeaningandtheoreticalmeaningful.Keywords:entrepreneurship;recognitionon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bilityondimensionofintegratingtheresources;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全球范围内,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不断加强,创业研究的发展也随之兴起。以创新为本质的创业则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创业管理也成为适应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Cantillon(著名经济学家)最早在17世纪提出创业者这一概念,不久另一著名经济学家Schumpeter从创新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创业者的特征与作用。早期的创业学者一般认为,创业是只有少部分具有天赋使然的人的一种特殊活动,创业活动研究的焦点大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创业人和非创业人、创业人和管理人以及创业人群体之间的差别进行探讨;对创业人在风险承担倾向、成就欲望等各方面特别的心理素质进行识别;并且形成一种具有明显特质的创业研究学派。虽然创业活动以及创业情境具有特殊性,又能为现有理论的发展甚至新理论的创立开拓出必要的研究空间,但是一种错误观点仍然维持了很长时间,即特质论派把活动和情境独特的创业活动片面地归结成了只有少数人天赋使然的一种特殊行为,对创业研究为管理理论做出学术贡献的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从而导致创业研究成为行为与心理科学研究的一项附属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质论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创业者的行为及总结创业过程中的规律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这就意味着创业现象本身已开始在创业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创业研究能否获得重要进展的前提条件。徐凤增(2008)在其博士论文里提到,Yang和Li(2008)回顾了从1980年到2005年26年间关于中国创业研究的文献,依据学术界普遍认同的选择标准,研究包含了7种一般管理领域的知名杂志(Busenitzetal.,2003),加上创业领域的3种杂志和亚太管理杂志。通过对这11份杂志的梳理分析,发现在在第一个10年(1980—1989),与中国有关的创业研究只有三篇文献,第二个10年(1990一1999)有27篇文献,而第三个阶段(2000—2005)有38篇文献。在中国,创业研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创业实践,也很难将已有的国外研究理论直接应用于对中国的创业实践的指导,所以,在创业研究1 第一章绪论的过程中要加强其与中国的创业环境的紧密结合,增强对研究我国特色的创业理论的突出地位。而且,由于创业涵盖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它也必将成为一个独立学术领域。通过对过去二十多年创业研究成果的总结,不难发现研究创业时的创业现象已得到普遍关注,从过去简单地描述创业过程,逐步深入地向揭示创业过程内在机理发展。同时在这一领域,也有更多的学者及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们孜孜不倦的进行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些对创业领域的学术问题产生极大兴趣的人群还包括来自具有各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与专家,他们运用各自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以及学说来研究创业方面的问题。第二节选题的意义本文研究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一方面,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视角,来探讨创业机会及其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在研究这种影响关系的过程中考虑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作用。本文在通过对云南省250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研中获得样本数据后,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化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检验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的过程中,引入了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所起的作用。所以,本论文的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一、理论意义首先,基于对国内外创业机会相关文献研究,探索在中国现阶段新形势与新环境下,构成创业机会的要素,特别是符合中国创业环境下的中国创业机会的结构,从而能够拓展创业机会的相关研究领域。创业机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创业机会的识别,并且创业机会的识别也有助于增加创业资源整合过程的内涵。创业机会的识别是创业的开端,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方式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资源约束问题在大部分创业型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突出的是人力、技术和金融资源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这种在资源方面存在限制及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能力匮乏都将对创业的效率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创业机会影响创业绩效有的观点已由个别学者提出过,但是在他们的研究过程2 第一章绪论中并没有以创业机会作为直接变量,而且均未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而本文正是基于中国创业背景下对创业机会和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验证,丰富和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最后,本论文在探讨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的过程中,引入了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资源整合能力在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二、实践意义由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国情、创业环境的不同,因此不同的国家、地区,创业活动的规律会相应存在一定的差别。生存型创业在中国比较普遍,而机会型创业则较少,即目前创业活动在中国还处于一种相对低级的形态。虽然,生存型创业也存在于某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创业活动中,生存型创业占到的比例相当微小。根据自2002年中国开始参加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观测报告显示,中国以生存型创业为主的状况并未发生本质性转变。直到最近几年,生存型创业比例才开始逐渐降低,同时机会型创业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创业活动大都属于创业意愿强、创业机会多、创业精神强、创业机会能力强的状况。中国的创业研究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极大地滞后于创业实践的发展步伐,而在研究中国的创业活动时,很难将国外已有的研究理论直接加以应用。所以,在进行创业活动研究过程中要突出与中国的创业环境,加强对中国特色的突出。结合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探究创业机会和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创业机会和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引入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我们整合的理论模型,为指导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创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与意见。第三节论文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一、论文的研究方案本选题拟采用实证研究为主,其它研究为辅的方式;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主要通过文献电子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3 第一章绪论学位论文全库、ElsevierScience期刊全文数据库、WorldSciNet电子期刊等)、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收集原始资料和数据资料。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AMOS7.0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具体进行的统计分析包括:首先采用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考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弱关系。在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时候,本文将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到的模型作为最初模型,在AMOS7.0中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根据AMOS7.0提供的检验结果对最初模型进行修正,从而确定理论及数据均支持的最佳拟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合理的理论分析和解释。二、论文的技术路线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4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第一节创业研究一、创业的内涵创业是一个发现与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基本上,创业的四层内涵包括在了这个定义:一、创业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即通过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将新颖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价值变成实际可以使用的价值。通过创业创造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繁荣了社会经济。譬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70%以上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是通过创业创造的,这些新产品和新服务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部分。二、在创业过程中,毋庸置疑是肯定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劳动等各方面的投入,即必须付出努力与代价,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实现创业成功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的。三、创业活动基本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情况,这就要求创业者创敢于承担责任、承受失败的挫折以及承担各种风险。创业活动是开拓未知领域,会遇到相当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并且创业是无止境的,创业成功只是阶段性创业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如期实现阶段性目只是少部分人群,大多数创业者要遭遇失败。四、追求回报是创业的根本目的。通过创业,创业者将获得多方面的回报:首先是自主权的获得,即:创业者完全可以自由支配其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创业者可以随自己的意志做事,证明其自身的独特能力、实现个人梦想;其次,获得自我满足。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来进行检验其自身的能力,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第三,实现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等。在创业之路上,创业者可以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第四,可得到财务回报。创业者创立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财务自由。二、创业的过程5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创业活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单独事件,这种观点并不是本文新提出的。该领域的大部分学者都比较认同,将创业看做一个随着时间展开并经历若干紧密联系的不同阶段的过程。人们普遍认同该过程的主要阶段如下:机会的识别。创业过程始于识别机会——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条件(知识、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和人口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或服务、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新的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等)的潜力。机会具有产生经济价值(即利润)的潜力,并且在它们所产生的社会里被认为是值得追求的(也就是说,机会的开发符合现有的法律和道德表,因此这个过程不会受到这些标准的阻碍和约束)。机会是有经济、技术和社会这些处于持续变化状态的因素产生的。新颖之处在于注意到这些变化的某种模式,也就是说以某种方式“将各点连接起来”,因而新事物的创意可以产生于一个或多个人头脑中。决定继续并且整合必要资源。当然,创业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拥有新颖产品或服务的创意或者是识别到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这时,需要初步决定是否要继续向前走,依据创意或机会迅速地采取积极地行动。正如洛克、科林斯与谢恩所说的那样,创业过程的产生,取决于特定的个体做出了创业决策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在他们看来,理解整个创业过程的关键就在于理解创业者的动机。决定创建一个企业是一回事,实际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未来的创业者会发现他们必须对一系列必要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最基本的信息(有关法律、环境以及市场问题)、人力资源(包括创业合作者以及创业之初的员工)以及财务资源。在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如果这个阶段未能得到很好地完成,无论创业机会多么诱人,或者新产品以及服务的创意有多好,对于创业来说都是空谈。尽管从创意到实际创立企业代表了重大的发展,但这仅仅是创业过程中另一个关键阶段的开始:经营新创企业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赢利的公司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阶段,诸如如何吸引这些人、激励他们、以及防止他们离开等问题究至关重要了。设计一个优秀的企业战略是该阶段的另一方面。最后应该提到,随着新企业的成长,创业者发现他们必须处理诸如高层管理团队内部冲突以及和公司外部的人就一系列问题进行谈判等问题。收获回报。在这个最后的阶段,创建者选择一种退出策略,以收获他们通过时间投入、努力和才能所挣得的回报。有很多方法可以6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收获成功创业所带来的利益,创业者必须从中进行仔细选择,以便使利益最大化。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利益是多年的牺牲和承诺所换来的。第二节创业机会一、创业机会的属性创业机会界定非常困难,因为对不同个体意味着不同的机会(Ozgen,2003)。此外,关于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于环境中还是来自于特定的创业者萌生的思想火花中,学术界目前仍在探讨。Shane(2000)认为创业机会应是创业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创业研究中最为独特的视角之一。机会是创业活动的核心,没有机会就没有创业活动的发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很多文献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述:(1)部分学者强调理性搜寻、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投资时机会产生的主要原因。Koller(1988)的研究指出,大多数创业者不是搜寻到创业机会,而是识别出创业机会。Teach等(1989)的研究则发现,那些基于偶然发现的创业念头而建立的公司,和那些没有经过证实的机会筛选的公司,比那些经历正式机会筛选的公司,更容易达到盈亏平衡。而Kirzner(1997)主张,机会发现既不是对信息进行主动搜寻的结果,也不是纯粹的机会,机会发现位于两者之间,是人们对可能机会的警觉结果。(2)2000年,Shane与Venkataraman提出:创业机会作为一种“客观的现象”,机会可以一直存在,必须有一些相当机敏的或者相当有见识的人们去发现它,社会中信息分配不均衡导致了创业机会的存在。和这种观点相反,Ardichvili等(2003)认为,创业机会形成是个连续的、前摄的过程,包括对市场需求和(或)没有充分使用资源的感知、对特殊市场需求和特殊资源匹配的发现、以上有概念的形式创造一个匹配。虽然机会要素可以被“识别”(recongnized),但是结合是构造出来的,不是发现的。和Ardichvili等(2003)持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DoKoning(1999)。Fombrun与Rindova(1999)、Lounsbury与Glynn(2001)提出: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决定着创业机会,这些不7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确定性被那些社会参与者解释为机会的能力,机会来源于个人与企业主观的认定。(3)Shane(2003)将创业机会定义为“人们能通过创造一种新的手段—目的(新产品、新服务)关系来重新组合资源,并且创业者相信这种组合能获取更高的利润的状况”。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指出,创业机会并不是所有获利机会的集合,特别是不能等同于那些提高现有商品、服务、原材料和组织方式的效率的机会,因为前者是要求发现新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后者择需要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在现有框架中进行优化。在2004年,Samuelsson提出:有两种各不相同的供求关系的组合形式存在于经济系统中,同时产生的创业机会也各不相同,由于变化不同而产生的创业机会在具体属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一种是实现供应来源与新的组织形式,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的实现,进而改变原有的供求组合关系。基于这种情况,打破现有经济系统的均衡是产生创业机会的主要原因,从而产生新的“手段—目的”关系。第二种由奥地利学派所提出:在现有供求关系框架内存在的局限性影响下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一般因为个体所掌握的市场信息缺乏完全性,尤其是关键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导致市场主体的决策失误,从而降低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也产生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的创业机会,本质上,这种创业机会是局部优化现有的“手段—目的”关系的结果。在2003年,Sarasvathy等人基于市场过程的三个视角(即市场是配置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造性的过程),分析了创业机会的属性。经研究发现:创业机会在不同的视角下所蕴含的“手段—目的”的明确程度存在很大的不同,依据此结论,他们把创业机会分成了三类:手段与目的均明确的机会、在“手段—目的”关系中的一方不是很明确的机会以及在“手段—目的”关系中二者都不明确的机会。张玉利等(2008)分别将上述三种创业机会分别被称为复制型机会、改进型机会与创新型机会,并且指出创新型机会是三者之中创新性最高的,复制型机会是创新性最低的,改进型机会的创新性处于两个极端之间。在2007年,创业机会被Koellinge等人分为创新型机会与模仿型机会,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以及所采取的创新程度不同是两者存在的主要区别,并根据不同的创新类型,对创新型机会进行细分。这种划分对了解不同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8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业初始条件差异,进而预见不同创业路径下创业活动的发展规律奠定了分析基础。Long&Mcmullan(1984)提出了创业机会识别的四阶段模型:“预备设想—机会观察—机会阐述—做出决策”。同时指出,创业机会的识别会受到较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创业者的创业经历、创业敏感性、工作选择以及环境等因素。Bhave(1994)提出两种机会识别的类型:外在刺激的机会识别:即外在机会的显现诱发创业者主动去开拓机会,发展新业务。内在刺激的机会识别:创业者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组建开发或引导出一种市场机会。Timmons(1999)总结概括了一个评价创业机会的框架,涉及八类53项指标,从行业与市场、经济因素、回报能力、竞争优势、管理团队、是否存在致命缺陷、企业家个人特质以及战略性差异八个方面来对创业机会进行评估。林嵩、姜彦福(2005)提出了机会识别理论模型。模型包括机会的自然属性、创业者的个人特征、核心开发过程、创业战略、企业成长五个部分。该模型概括了机会识别研究和创业研究的分析框架,阐明了机会识别过程位于创业研究的中心位置,将创业者在选择创业机会的影响因素和考虑因素与新创企业创立之后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同时提出“机会搜索—机会识别—机会开发”—“新创企业战略”—“新创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并指出,机会的自然特征和创业者的个人特征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创业者的机会选择产生影响;同时创业者所选择的机会又与新创企业战略和后期成长密切相关,实际上也正是创业者制定创业战略,促进新创企业良性成长的过程,在创业战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创业战略的支持,才能获得较好的成功陈海涛、蔡莉和杨如冰(2007)提出了包括环境、社会网络、创业者为影响因素的机会识别作用机理模型,总结了三者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考虑到创业过程是创业者通过对机会识别的不断评价,最终聚焦满足其识别目标的机会,从而开始实施创业行动计划的过程。该模型考虑的是静态的维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同样没有对开发过程的维度进行具体划分。二、创业机会的来源对于机会的来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矛盾主要集中在机会到底是9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内生的还是外生的讨论上。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学派和行为学派。环境学派以熊彼特为代表,他认为,企业家对均衡市场环境进行创造性破坏,通过打破均衡产生新机会。Shane(1996)认为技术变革是有价值创业机会的最重要来源,这些机会使人们创建新企业成为可能。技术变革之所以是创业机会的来源,是因为它们使人们能够以新的更有效率的方式做事。Holmes&Schmitz(2001)认为政治变革是机会来源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这些变革使人们能够开发商业创意,从而用新的方法使用资源,这些方法或者更有效率,或者将财富从一个人重新分配给另一个人。Eckhardt&Shane(2004)认为社会和人口变化是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首先,社会和人口变化改变了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由于创业者通过销售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来赚钱,因而需求的变化就产生了生产新事物的机会。第二,社会和人口变化使人们针对顾客需求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比目前能够获得的方案更有效率。Venkataraman(1997)认为机会可能来源于产品市场。根据Drucker(1985)的描述,我们了解了来自于产品市场的机会形式:新信息的产生、利用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无效率、对目前资源用于别处的相对成本和效益的反应。Schumpeter(1934)则认为机会来源于要素市场,人们有不同的信念,会对资源价格作出不同的猜想,猜想正确即带来创业利润(Casson,1982)。在1999年,著名经济学家Timmons提出:改变、混乱以及不连续的状况是创业机会的主要来源,这些状况主要包括价值链重组,法规的改变,现有管理者或者投资者管理不善,技术的快速变革,忽略了未来客户的需要,战略型企业家、市场领导者缺乏长远目标或是技术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根据他的总结概括,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评价创业机会的框架,这个框架对创业机会从以下八方面来进行评估:是否存在致命缺陷、经济因素、竞争优势、企业家个人特质行业和市场、管理团队、回报能力、以及战略性差异。在中国,也有一些学者探索过创业机会的来源。2002年,著名学者刘常勇提出创业机会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改良现有产品以及服务;二、在现有领域中加入其他领域的技术;三、创业的最佳时机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与条件得以成熟的时候;四、系统地搜索信息,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机会。蔡莉与陈海涛(2008)则认为:创业活动的开端往往是发现、把握与利用一个或者一些商业10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机会,创业机会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的改变、市场需求状况的改变、掌握信息的领先或者滞后。侯志平与王大开(2008)把创业机会总结成三种机会:技术机会、市场机会以及政策机会。其中技术机会大致是因为新技术与先进技术创造的技术创新的机会,企业使用这些技术可以获得先发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市场机会是消费者的需求改变,产品供需的变化与产业转移带来的机会;政策机会指的是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特定领域的产业政策对创业活动产生的影响。根据以往学者们进行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机会的来源相当广泛,大致可分为三类: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不协调的市场、变动法规、出现新技术);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企业家特有的素质。三、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工作经验中获得知识及信息将会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产生重要影响(Venkataraman,1997;Shane,2000)。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能够获得有关产品、市场的思路,拓展关系网络的知识(DeKoning,1999),了解市场需求(Ardichvilieral.,2003),因此,在先前工作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及经验是大部分创业机会的来源(Dahlstrand,1997;RomanelliandSchoonhoven,2001;EnricoColombattoandArieMelnik,2006),并且Poh-KamWong等(2005)发现:在原有企业,员工通过不同的创新途径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对创业产生的效用也不同。Shane(2000)认为员工所占有的信息的性质与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因此,相对于其他创业者,高科技人员在发现以及利用创业机会等方面的优势来源于他们职业特点。从创业者的个人特性来看,企业家的社会经济特征、个人特征、创业动机差异都会带来创业企业发展的差异。第三节资源整合能力一、资源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使用的资源分类方法也不同,在1991年,创业资源在Barney看来应该分成组织资本资源、物力资本资源与人力资本资源。物力资本资源主11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要有厂房设备、建厂位置、有形技术与进货渠道等。人力资本资源有管理者与员工的知识、培训、判断、关系和经验等。组织资本资源主要有企业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和协调体系、正式报告结构与企业内部各群体间或者是企业内部各群体与外部环境各群体间的非正式关系等。在1991年,Grant采用了另外一种分类方法,他将创业资源分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声誉和组织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财务资源六大类。在1993年,基于资源对生产的作用,Amit和Schoemaker把资源分成两类:生产性资源和工具性资源。生产性资源指的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或者开发其他资源的资源,比如说物质资源(机器与办公室等),这些可以被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工具性资源应用于获得其他资源,比如说财务资源,由于它的柔性很大,使其具备了获得其他的资源的能力,比如说用来获得人才与设备。在1995年,Dollinger也提出创业资源的一种分类,他认为创业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六种,人力与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以及声誉资源。基于资源的不可模仿性,,Miller和Shamsie在1996年细分了资源的作用:知识资源以及权益资源。企业通过建立知识壁垒,来实现竞争对手不能模仿其流程或技能所利用的资源就是知识资源(knowledge-basedresources);而权益资源(property-basedresources)是指那些能够通过产权(包括合同、所有者契约与申请专利等)的方式进行保护的资源。在1999年,Hart为了强调在新企业资源中创业者的重要性,定义了一种突出创业者重要性的资源——网络资源(又叫社会资源)。二、资源整合能力的相关评述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通过选择、汲取、配置、激活以及有机融合各种层次、内容、结构以及来源不同的资源,从而使这些资源具有更加明显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以及价值性,并且完成重构原有的资源体系,对没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摒弃,从而实现新的核心资源体系的形成过程,资源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MichaelA.Hitt;LeonardBierman,2001)。在2000年,Hoskisson12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提出:以创造财富这一目的而投入生产的一切要素都是资源。资源基础观提出,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掌握有价值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分析这一过程后,可以看出以下四大特征得以体现:(1)激活特征。我们只有将资源激活,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效益以及效能,才会有新的资源的产生。(2)动态特征。在不同环境下,资源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即企业资源结构体系的改变要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可以导致资源整合方式以及方法的变化。因此,资源整合与环境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很好的互动关系。(3)系统特征。以整体眼光看待企业所有资源是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条件。(4)价值增值特征。单项资源的简单加加减减并不是资源整合的实质所在,真正的资源整合要包括各类资源的有机结合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综合,使资源效能达到“1+1>2”的效果。通过对它们进行整合,对于建立横向资源和纵向资源的立体架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投入大小以及结构,致使企业的资源数量以及结构也有所不同。企业资源的刚性取决于企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特定性等特点,即如果试图较快地增减资源,就需要伴随较高成本的付出,哪怕是改变资源的结构也必须付出相当高的成本才行。可以看出,企业资源的大小以及结构的变化既要受到投入数量的限制,同时也有企业经营活动方面的影响。只有在企业经营不错的时候,资源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利用;相反在企业经营不够理想的时候,资源利用的效果就应降低了很多。所以,在同一时间企业资源的富余以及短缺两种状态交织在一起。企业在资源富余的时候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资源,同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企业在资源短缺的时候,本着达到降低对其他资源利用的影响程度的目的,或者对短缺资源增加投入,从而改善资源的结构,或者试图从外部获得相应资源来填补短缺。充分利用富余资源不仅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对外合作的动机所在。创业活动离不开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创业活动的重要支撑。在2002年Stevenson提出:创业是一种进行资源整合以及开发机会的行为过程,目前资源的应用范围内不存在这些机会,却可能在未来创造出资源应用的新价值。创业是一种发掘机会、组织资源与建立新企业,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的市场价值的过程。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创业企业最终创造价值的前提。13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在2006年,饶扬德是这样定义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所具有的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置换与配置、选择、激活与融合以及汲取的能力,包括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宏观层次与企业内部资源的置换与配置、激活与融合的微观层次,企业资源的效能与企业竞争优势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整合能力。在2007年,崔启国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基于对资源整合能力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要资源的强调,一种构建组合资源以及利用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可以从资源的构建能力与利用能力来反映。马鸿佳(2008)这样定义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基于人这一载体,对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与利用主体的能力。并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两个方面加以讨论。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本文所探讨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或创业团队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所需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匹配和利用的一种动态能力。本研究也借鉴崔启国(2007)的观点,将从资源构建能力与资源利用能力两方面进行探讨。资源的构建能力包括从外部环境中识别和获取所需资源,并对其进行配置的一种主体能力;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指对已匹配好的资源有效运用到创业实践中。第四节创业绩效一、创业绩效理论在创业研究中,对创业绩效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我们依然能够利用一些相关的文献来对创业绩效进行深度了解。在1988年,Low与MacMinan认为在研究创业理论时,两个要素不可或缺:一切研究设计的理论模型必须综合考虑创业绩效与导向该绩效的过程;如果要增强对创业成功的理解,社会环境因素也是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对于创业绩效,不同的专家与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从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角度考虑,基于之前的研究,在2004年,李乾文对创业绩效的理论视角进行了总结:战略适应论、资源论、认知论以及群体生态论。14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群体生态论侧重强调了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了获得成功,组织必须适应变化的环境,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决定因素。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群体生态观点渐渐地能够与其它理论观点结合,从而有利于对更加丰富的理论框架进行构建。在2001年Martinez与Aldrich强调了研究新组织结构变化的重要性。在他们的观点里,创业者可以改变组织结构与使用资源,从而达到在变化的环境下得以更好地生存这一目的,创业者可以通过保持相对较好的制度使企业得以更好地生存。认知论在探讨创业绩效时则以创业者的个人的特质、动机的角度为出发点,他们认为创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创业者的这些特质。在研究创业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于创业者的关注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认知论者认为创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创业者的特征与能力。在1994年,Hanks与Chandler提出:商业机会的识别与利用资源的能力对创业绩效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在1988年Ronstadt提出:创业者早期的创业经历决定了他们能否创业成功。资源论认为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此观点是以创业组织所能整合的各种资源角度为出发点来研究企业的绩效。在相关的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创业绩效上的差异产生的原因就在于组织拥有的资源及其应用有所不同。战略适应论主要探讨的是环境、战略和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环境和战略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极大地影响创业绩效。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存在于环境和战略的关系上,即环境决定论与环境管理论(Li,2001)。将环境看成决定性影响因素是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Haxman&Freeman,1977),企业要想适应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就必须做出战略决策。而环境管理论提出:只要企业实施战略来较好地管理它们的外部环境,就能取得资源与竞争优势。关于创业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上述理论视角很清楚地揭示出对创业期到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创业者的特质与能力,创业战略,创业资源与创业环境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与创业绩效的研究与探讨,笔者增强了对创业绩效的了解。创业绩效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结果,也是创业本质特点的一个反映。二、创业绩效相关评述15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很少有人研究创业绩效理论,但是可以通过以往的一些文献侧面来了解创业绩效。对于创业绩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1986年,Venkataraman与Ramanujam认为:绩效要通过三个要素来衡量,这三个要素分别是组织效能、财务绩效以及营运绩效。财务绩效主要包括有销售成长率以及资产回报率等;营运绩效主要包括新产品导入、市场占有率、财务绩效等指标;组织效能主要包括员工的士气以及离职率等非财务指标。在1991年,Covin与Slevin认为获利性和成长性是衡量组织绩效的两个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Antoncic与Hisrich(2001)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获利性与成长性被他们细分成绝对的与相对的两种,从而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绩效。在1988年,Low与MacMinan认为,在对创业理论的研究中,理论模型的建立必须实现对创业绩效和导向该绩效进行整合的过程,而且创业者的社会环境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在1991年,Covin与slevin认为,在创业研究中,成长性和获利性是评价企业的绩效时应该考虑的两个维度。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创业绩效是一种创业活动在组织水平上的绩效产出,而且本质上来说创业绩效应该是多维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李乾文(2004)以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角度为出发点,对创业绩效的理论视角进行了总结:群体生态论、战略适应论、认知论以及资源论。他认为创业绩效是创业本质特点的反映,是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成果。因此创业绩效可以用来衡量创业的成功与否。第五节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一、创业机会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创业过程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创业机会。当机会无论从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方面、在行业吸引力方面或是在市场方面都可能具备一定的优势时,创业者如何有效的辨别并抓住这样的机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是创业者需要在创建新创企业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的,对创业机会的特性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才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地开发。然而,我们用肉眼往往很难直接观察出创业机会,16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所以如何有效地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就显得相当困难。本文在这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以下观点:在创业成长中,创业者需要予以识别的就是创业机会的核心特征。各种的机会评价指标参差不齐,本文基于有效分析评价创业机会特征的目的,提出创业机会特征包括机会的赢利性与机会的可行性两方面。二、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衡量创业是否成功可以通过创业绩效来展开,已经有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自己的研究。通过回顾大约七十多个实证研究,在1998年,wiklund发现:在研究过程中,被使用最多的四个理论分别是战略适应论、认知论、视角群体生态论以及资源论。首先,资源观在许多的战略领域中都已成为了评估企业优势与劣势的一种标准工具。而且根据资源基础观点,对于新创企业能否获得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情况。企业获取的资源存在差异性,这是资源观的一个主要原则,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将差异一直存在,并且能够导致产生不同的绩效(Barney,1991;Peteraf,1993)。为了使这种长期的竟争优势得以发展与延续,以下这四个标准是这些资源与能力应该必须具备的(Barney,1995;Barney与Hesterly,2006):一定要存在价值,可以利用机会或者能够弱化环境中的威胁;一定要是目前以及未来的竞争对手所稀缺的;不能轻易被别的企业完全抄袭或模仿;一般没有战略替代品。Jarillo通过经验分析在1989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使用外部资源的能力和意愿是创业的精髓之所在”。创业者必须具有把外部资源转化成能为自己的企业所用的资源的能力,从而让这些资源成为上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种细分,创业者在获得上述这些资源之后,通过机会的搜寻与风险的承担,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对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从而完成新价值的创造过程,最终达到创业的目标。此外,Hudson(1990);Weiss(1981)也提出了自己的学说:企业本身能否稳定地获得有形资源的能力决定了新创企业能否能以生存,企业的运行需要劳动力、土地、设备以及资本等有形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企业绝对不能长期生存下去。如果一个新企业具有足够的有形资源,那么其短期生存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由于小的失误或是最初的损失能够被稳定地吸收掉。但是,St.venson、Roberts与Groushaek在1989年则认为:即使有更多17 第二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的这些资源,并不能肯定地增加取得良好绩效的可能性。Cooper、woo与Dunkelberg(1989)通过研究认为:有形资源与新创企业的成功没有直接的联系。在1986年与1991年,Barney分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通常有形资产不能够产生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由于他们的价格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出他们长期的价值。相反的Reed与Defillippi(1990)认为:获得与开发无形资产的能力决定了新创企业的成功,因为无形资产显得更加复杂,难以摹仿和替代,也难以通过内部交易或自己开发而获得,而且他们的价值更具模糊性。这样,相比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更有可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此外:Brunoebjee(1985):Hisrieheters(2002):Roberts(1991);Sandberg、Hofer(1987);Starr、MaeMillan(1990)认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业者的工作年限与精力。Covin与Slevin(1991)则特别指出:创业导向是一种需要消耗相当数量资源的战略导向,所以,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受到来自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而金融资源又是所有资源类型之中最为普通的资源,它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资源的过程相对简单。Deeds、Hill(1996):Teeee(1986)等人经过细致研究得出这样的结果:创业者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本并不是新创企业能否存活下去的全部依靠,同样重要的还包括其他资源的投入。在此基础上Banthametal.,(2003);Deeds、Hill(1996);Johnson、Sohi(2003);Shanetal.,(1994)等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资源的获取,创业者关系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细致研究后,winter(2000)与zott(2003)等人认为:要想将创业资源转化为创业绩效,就必须采用动态能力将自身资源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对于资源整合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众多研究者并未产生出比较一致的结论。与此同时,将资源整合能力作为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的细致研究,在国内还未有学者进行过细致研究,而本文正是以国内创业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以资源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来讨论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探讨。18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第二章中提到的相关理论文献,对主要变量的研究打下来坚实基础。而且对一些关键性概念与相关问题的认识进行了论述,实现了对本文研究的相关要素的确立。基于理论依据的指导,本章构建分析模型,并完成对各要素之间具体关系的推倒,相应地提出基本假设。第一节理论框架一、创业机会内涵与维度创业机会是新企业创立的基础,任何一家企业的创立都是因为看到了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创业机会。目前,学术界尚未就机会的来源得出统一的结论,机会的产生到底是主观性的还是客观性的是学术争论的焦点所在。(熊彼特)提出:新机会是创业者对均衡市场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而有价值的创业机会起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创业者可以做那些认为有价值的事。JosefSchumpeter学派对三种重要的机会来源进行了肯定:技术变革、政治和管制变革以及社会与人口的改变。但是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应具有哪些有别于其他机会的标志,我们可以从创业机会的特征分析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创业机会特征创业机会特征反映的是潜在创业机会转化为具有商业投资价值的程度。能够描述创业机会的特征才是新创企业的创业者们真正需要把握的本质。在创业机会特征的问题上,学术界尚未出现一个权威的界定。Timmons(1999)说明了一个良好的创业机会有以下两个特征:1、能为创业者或创业群体提供最大的利润价值;2、创业者或创业群体能适合这种机会的变化和这个机会所带来的风险。在2000年,Venkataraman与Shane提出:创业活动应被视为一项由特定个体或者特定群体所进行的特定活动,创业机会的识别是其中一个重要行为。在19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2006年,林嵩、姜彦福与张帏认为:创业机会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市场的层面,二、产品本身的层面。市场层面的特征主要指新创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特征,包括了市场的规模、市场的成长性、市场的竞争程度等。产品本身的特征指的是在技术方面产品具有的优势,包括产品技术是否有成本优势、产品的技术是否存在进入壁垒、产技术优势能否持久等。由于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创业机会特征的理解也有所差别。因此本文认为,在这里本文将创业机会分为两个独立的维度来衡量,即盈利性与可行性。盈利性是指,机会所带来的赢利能力;可行性是指,实现创业机会的把握度与可信度。(二)创业机会的维度机会的盈利性:机会在赢利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应通过三个方面研究来判断机会的盈利性:目标市场的占有率;目标行业和产业的吸引力;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这三个方面的考虑,能够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去实现对机会的整体赢利性的度量,这样不仅充分地考虑了新企业在未来可能具有的收益空间,也对新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进行了考虑。机会的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实现创业机会的把握度与可信度。机会的可行性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创业者的能力、创业者个人特征及创业者或团队的社会网络。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内在的特征以及他们所拥有与能控制的资源和社会网络决定了对创业机会可行性的把握。所以,评价机会的可行性分析时需要考虑的是创业者本身的能力、个人特征以及社会网络等主观因素。二、资源整合能力内涵与维度(一)资源整合能力的内涵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之更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MichaelA.Hitt;LeonardBierman,2001)。资源基础理论指出,通过企业整合资源,能够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Barnry,2001;Hitt,2001),使新创20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每个新创企业所具有的独特资源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因此组合与利用这些特有资源所形成的新创企业特定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是其他企业所难以模仿与复制的。同样,如果新创企业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知识与技能管理能力,也能够对竞争者的战略活动做出快速反应,采取针对性的战略活动以超越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Grossman和Packer,1998)[1]。与新创企业的其他资源相同,有效的资源整合会建立起新创企业特有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并对创业绩效的不同方面做出提高。特别是通过不断模仿与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企业会获得更多提高效益的能力。(二)资源整合能力的维度针对资源整合能力的不同,本文将资源整合能力划分为二个维度:资源构建能力与资源利用能力。资源构建能力: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在分析与确认所需资源的基础上,创业者最终确定所需资源的过程。在1993年Schoemaker与Amit提出:企业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经过企业资源间复杂的互动而长期培育出来的、能够抽象地看作企业为实现对其资源生产效能的提高而衍生出来的中间产品。在2001年,宝贡敏提出: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企业资产(或称资源)与其利用资产的能力与技能的组合效果,二、企业资产与其利用资产的能力与技能的匹配。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企业是一个资源与能力的集合体。资源与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在1984年,Wernerfelt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内部资源。之后他补充道:企业获取超额收益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资源、内部的组织能力以及知识的积累。资源基础理论与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核心要素就是资源,同时资源也为企业获取超额绩效奠定了基础。因此,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形成特定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创业绩效。三、创业绩效内涵与维度新创企业度量绩效的方法与成熟企业度量的方法基本一致,也分为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等。但在新创企业成立的前期,生存性绩效却是新创企业特有的21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绩效评价标准。Ruekert、Walker和Roering(1985)将绩效定义为三个方面:效率、效能、适应性。Lawler(1999)指出绩效就是某个组织或企业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的某种成果。通过他的结论可以得出绩效是由时间、方式、成果这三要素构成得一个具体概念,对组织或者企业的绩效加以界定就应从时间、方式、结果这三个要素考虑。同样张兆国(2002)认为企业绩效是在一定经营期间段,企业经营效益及经营者绩效。企业经营效益主要是在资产运营水平、盈利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方面,而经营者绩效则是通过经营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生产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的体现。冯丽霞(2003)则认为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具体包括经营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成果两重含义。Cooper等(2004)从产品研制与开发的角度分析了产品商业化的市场绩效,在他们的分析报告中,首次运用了产品竞争力指标,通过管理人员的主观评价来判断自身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的高低,从而判断财务绩效与成长绩效。马璐(2004)指出企业绩效包括经营绩效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前者是指管理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对其生存与成长所取得的成果。后者是指在获得经营绩效所展现出来的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同的学者关于创业绩效的衡量有所不同,本文在对创业绩效维度的选取上认同Chrisman(1998)的观点,在考察创业绩效时,应注重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两方面。财务绩效反映新创企业的获利能力,成长绩效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第二节理论模型的提出根据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总结,本节提出了一个详细的概念模型。在这一模型中,能够明确要素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创业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初步假设了一个理论模型,见图3-1所示。依据此模型,本节将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分析新创企业面对不同的创业机会时(可行性与赢利性),如何影响到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能力、利用能力),最终创业机会与资源整合能力如何影响到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本文根据论文研究目的提出以下假设理论模型:22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能力利用能力创业机会创业绩效盈利性财务绩效可行性成长绩效图3.1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图第三节假设的提出通过上文建立的创业机会与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间的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确定三者间存在如下逻辑关系:1、创业机会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2、创业机会对创业绩效的影响;3、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一、创业机会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任何创新行为的选择都会受到机会导向型的影响,创业者对创新内容与资源的选择也是如此,因为不同的创业机会导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改变创业者得资源选择。因此,影响新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如果创业者发现的创业机会不是新创企业所预期的那样,那么新创企业在选在资源整合能力时就会有所改变,使之与其相适应或者干脆放弃这个机会。因此,创业者对于创业机会的选择与资源整合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表明,创业机会的选择左右了资源能力的高低。资源构建是资源整合能力的起点,只有构建了新创企业所需的资源,才能形成特有的竞争力(Hitt,2001)。因此,在构建创业资源的过程中,新创企业应根据创业机会的变化来构建企业或缺的资源。在创业初期,创业者应根据创业机会的盈利性去构建新创企业所需的资源。由于创业机会的可行性特定,创23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业者在绑聚资源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创业机会的开发是不是可行,因为即使当前的创业机会的盈利性相关可观,新创企业不能实现这个创业机会,这样也无法绑聚相应的资源。总之,企业在关注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要根据创业机会的盈利性与可行性来构建资源,分析资源,为下一步的资源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a、机会的盈利性与资源构建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1b、机会的盈利性与资源利用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2a、机会的可行性与资源构建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2b、机会的可行性与资源利用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二、创业机会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进入21世纪,机会的盈利性被认为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因素去提高和改善企业绩效,大多数学者认为,机会的盈利性与创业绩效正相关,但也有的学者提出机会的盈利性是一个过程,存在着时间的滞后性,也就是说,新创企业有盈利性的机会时并不一定能带来高的绩效,它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会在新创企业逐步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但总的来说,机会的盈利性对创业绩效还是有一定的正向作用的。对于任何一个新创企业来说,都喜欢在能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业中竞争,而不愿意投身于那些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的行业里。正如迈克尔·波特(1980)指出的那样,企业要生存与成长就必须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应该选择合适的机会并且选择有潜在高利润的产业[5]。同时机会的盈利性也影响着新创企业的财务指标。因为从其构成来看,投资回报率潜力、内部收益率潜力、税后利润、毛利率、自由现金流特征、资本要求都是财务效益的主要内容。因此,机会的盈利性也是绝大部分企业做战略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方面,财务指标将决定整个企业赢利的水平。所谓机会的可行性就是指一种对可以成功开发赢利机会的可行度有多大。而新创企业本身具有的内在特征以及所拥有与控制的资源或一定的社会网络决24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定了机会开发的把握到底有多大。从现实角度出发,当在机会的可行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时,新创企业的能力就相对较强,同时也具备构建资源较好的社会网络。在创新精神的驱使下,新创企业努力提高创业资源与创业能力这两者的利用效率,深层次开发可行性机会,主动地承担不确定环境下所存在的巨大风险,并且在这种状态下,为了获得先动优势,新创企业往往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或者创新。这就是机会可行性导向的核心之所在。比如说,大部分高科技类型的新创企业均是基于在实验室中开发而来的某些科研成果来开展创业活动,这些高科技产品本身拥有一顶的技术先进性,这样的新创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新创企业都很热衷于投入大量的金钱用于研发和创新,用以维持这种技术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化价值。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a、创业机会的盈利性与创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3b、创业机会的可行性与创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三、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资源基础理论强调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企业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传统的创业理论强调拥有资源的重要性,创业资源的构建困难,特别是融资困难成为许多创业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这些文献认为资源构建能力是影响创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强调资源不但制约企业成长,也会制约企业采取促进成长的创业活动。Romanelli认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前瞻性会导致一系列消耗资源的企业行为[7],如果企业能够构建所需资源,就会有更宽泛的战略选择,通过构建资源,企业承担风险、创新及超前行为的能力就会加强,从而影响到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资源构建过程是资源整合过程的开始,关系到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和资源整合的成败,深刻的把握所需资源间的相互关系是资源价值链连接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绑聚资源协同效应的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有效的构建资源,就不能绑聚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要的资源,那么新创企业将无法生产与继续发展下去,从而形成特有的资源整合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资源25 第三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的绑聚是资源整合最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资源的构建能力是任何新创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都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构建的资源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协调搭配使用,如何使资源增值并为新创企业带来附加价值。资源激活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向上承接着资源的绑聚,向下联接着资源的后续开发利用,因而它对绩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4a、资源构建能力与创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4b、资源利用能力与创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26 第四章实证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在前述创业环境、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假设基础上,本章提出本文实证研究的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EquationModeling,SEM),即有机地将创业机会、资源整合以及企业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整合到一起,构建创业机会对于企业绩效存在的影响模型,并且提出了相关假设。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前面的理论研究为目的,验证所提出的相关假设,本章将以进行实证研究为重点。本章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二、研究方法的选取,即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三、模型测量化,用以解决变量度量问题;四、数据处理以及模型假设检验结果。第一节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收集一、问卷的设计问卷法是目前进行实证研究时采用最多的数据获取的方法,问卷法的优点有:简便、灵活,可以获得详细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问卷设计是实证研究的第一步,为分析准确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分析准确性的前提。具体的问卷设计阶段包括:一、初步的调查研究。这是设计问卷的前提。根据调研对象,课题组设计了调研提纲,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分别初步调研了几家新创企业,为设计针对性强以及有效度高的问卷奠定了基础。二、确定问卷设计的内容。本文作为云南财经大学创业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财经大学研究项目基金与学校相关部门的委托下,进行了详细地调查,所调查内容相当广泛,本文所提到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机会、资源整合以及企业绩效三方面的问题。三、问卷形式的确定。问卷以开放式为主,依据国际学术界在研究经济管理问题时所通用的问卷设计的格式,就是说用若干个指标来描述与反映一个变量,并将在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利用Likert七标度打分法。例如选择“顾客能够接受的服务并且愿意为此付费”作为创业机会的一个度量指标。在调查过程中问卷填写人需要从“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有些不同27 第四章实证研究意;4—不好说;5—有些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七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四、测量研究模型,开发量表,并最终形成问卷初稿。为了让变量运用具有的说服力更强,可以与国际同类研究接轨,我们认真查阅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过程中所开发的研究量表,对比分析了这些量表。同时与研究问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反复修改后,最终完成问卷初稿。五、问卷的试填。为了能够发现问卷中潜在的问题,以防止设计中出现有遗漏、含糊与不恰当等问题,我们从正式调查的总体样本中随机性地抽取了几家样本企业,按照正式调查的要求与方式发放了问卷,并试填了问卷。接着再次审核试填的问卷,依据反馈信息对问卷做了相应的修正与补充,再三讨论后,最终确定了调研问卷。二、数据收集在问卷设计后,便开始数据收集工作。首先确定研究样本。本次调研主要以云南省的中小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地点位于高新开发区,科技园等。为了得到更多企业名单,我们从区管委会拿到相关企业名录,从网上企业黄页查到相关企业信息,这样为问卷发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次是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调研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一、初步培训阶段。对参加调研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讲解调研的整个过程,提醒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了避免调研时产生理解误差,特意分了三个调研小组,每组三人,每组都有一个有调研经验的人与一个无调研经验的人。二、正式开展调研活动。为了保证问卷的回收率。首先对云南高校的MBA学员和一些自选企业进行了小样本数据收集。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后就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然后对主要包括云南省各个州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云南部分高校的MBA学员进行了问卷调研。同时利用导师的社会关系网络,尽量收集多的样本数据。总共发放了250份问卷。回收了215份,问卷回收率为86%,剔除无效问卷9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为82%。并对问卷内容的保密性作出承诺,当然如果企业需要的话,可以把问卷调查分析后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企业。在2009年4月,我们展开调研,直到2009年9月,调研活动结束,整个调研工作历时5个月。表4.1显示的是具体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28 第四章实证研究表4.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类型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有效率数量25021520686%82.4%根据回收的问卷,我们对新创企业的创业性质、所属行业、注册资本、以及创业动机进行了数据统计。其中43.2%的创业项目属于高新技术行业,56.8%的创业者选择了传统行业;从注册资本的角度得到的数据是:19.9%的创业者是10万元以下,21.4%的是11到30万,15%的是31到50万,26.7%的是51到100万,11.2%的是100万到500万,5.8%的500万以上;创业动机方面:27.2%的创业者是缘于财务自由的目的,21.4%的创业者为了获取社会地位,20.9%的创业者是发现了市场机会,其中不喜欢为他人工作的占19.4%;创业方式方面:49.5%的创业者最初选择了合伙制企业的形式,31.1%的创业者选择了个人独资企业方式,19.4%的创业者成立了公司制企业。表4.2所属行业类型频次百分比高新技术行业8943.2传统行业11756.8合计206100表4.3注册资金频次百分比10万元以下4119.911到30万4421.431到50万3115.051到100万5526.7101万到500万2311.2500万以上125.8合计206100.029 第四章实证研究表4.4创业动机频次百分比赚钱5627.2提升社会地位4421.4不喜欢为他人工作4019.4发现市场机会4320.9家庭传统136.3其他104.9合计206100.0表4.5企业性质频次百分比个人独资6431.1合伙制企业10249.5公司制企业4019.4合计206100.0第二节确定研究方法在管理学领域研究过程中,最常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第一代统计方法,即以回归为代表的方法,二、第二代统计模型(Gefen,Straub和Boudreau,2000),即以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uralEquationModeling)为代表的方法。依据研究本文讨论问题的性质,与相关假说包括的因素特征,本文选择第二代统计模型作为的实证研究方法。一、结构方程简介30 第四章实证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SewllWright给出了路径分析的概念,这就是结构方程模型的思想起源。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相关研究人员才提出了它的核心概念,作为当时出现的新兴统计分析的手段,它被列入近年来统计学三大进展之一。在研究社会科学与管理、市场、经济等领域时,一般需要处理多个原因与多个结果的关系,也有时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潜变量),这些均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或其测量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那些传统的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正是出于以上原因,结构方程模型破土而出,它不仅可以实现对可观测变量的研究,又能研究不可以直接观测的变量(或称隐变量);不仅可以研究变量间的直接作用,还可以研究变量间的间接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路径图直观地显示出变量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者可构建隐变量间的关系,并可以实现对这种结构关系的合理性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能够通过潜变量来设定观测变量,用于统计分析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线性方程系统,结构方程模型能够表示观测变量和潜变量间,以及潜变量间关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发展过程中一个较大的突破就是发展了潜变量的概念,它是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发展的成果,是一种相当通用的、重要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综合了计量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主要有以下特征:一、允许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包括测量误差;二、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三、能够同时在一个模型中处理因素的测量与因素之间的结构;四、可以做更具弹性的模型设定。结构方程模型分为测量模型(MeasurementModel)和结构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测量模型部分求出观察指标和潜在变量间的关系;结构模型部分求出潜变量与潜变量间的关系。对于结构方程模型中所研究的问题,把无法直接测量的现象称为潜变量(隐变量);能够直接测量的变量称为观测变量(显变量)。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步骤与分析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立和统计分析的步骤主要有四个:(1)模型的构建。基于相关理论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构建理论模型,并根据结构方程模31 第四章实证研究型分析变量的关系。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一、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二、观测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三、模型比较复杂时,可以对因子负荷与因子之间的系数等参数进行限制。(2)模型的估计。估计模型参数时采用不同方法:广义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不加权的最小二乘法等。目前,极大似然法是应用最广的参数估计方法。(3)模型的评估。评价一个刚刚建构的模型时,需要重点评估的是:一、结构方程的解合不合适,主要包括各参数估计值是否合理、迭代估计是否收敛等;二、参数与预设模型的关系是否合理;三、对模型与数据间拟合性进行评价,也要比较替代模型的拟合指标。(4)模型的修正。模型不能与数据拟合很好时,需要修正或者重新设定模型。需要决定如何增加、删除以及修改模型的参数。通过再设定参数能够对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加强。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对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一、结构方程模型不仅可以反映出模型中各要素之间具有的单独关系,而且可以反映出各要素之间具有的相互影响。二、本文主要利用AMOS7.0进行分析,能够很好的发挥该方法的多路径分析对变量间直接或间接影响之特点,AMOS清晰的路径能够实现对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解,也能够避免变量测量误差所带来的干扰。第三节变量度量在本文中,需要度量三个变量: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绩效。量表开发的原则是采用成熟的度量指标,需要与研究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修改,并最终完成量表。在本文中,创业机会、资源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度量相对成熟,但由于本文研究问题具有特殊性,主要是根据变量的理论内涵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来完善已有的量表。(一)创业机会的度量在创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创业机会。创业者要想实现对创业机会的有效开发,就必须在创建新创企业时对创业机会的特征需要保持时刻清醒的认识。创业机会的难以识别行为如何评价创业机会带来了困难。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对有意义的探索,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予以识别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业机会。在Timmons的机会评价框架下,对相应的维度的内容进行深32 第四章实证研究入的剖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验证了适合中国创业者进行非正式评价快速评估创业机会的六个度量方面内容(2008陈海涛蔡莉)。在机会的赢利性方面划分了机会的行业和产业的吸引力、经济性及机会的竞争优势三个维度。在机会的可行性方面划分了创业者/团队特性、关键能力、和社会网络三个维度。这为创业者如何更有效的评价机会提供了参考工具。涉及到具体操作方面如下:①通过文献阅读与检索,找出已有研究中所采用过的测量指标。②针对三维度的内涵将所选的测量指标归类,并进行对比,删除某些重复的指标。③经过修改,让指标符合调查问卷要求。具体详见附录1(新创企业调查问卷)。(二)资源整合能力的度量在本文的研究中资源整合能力分为资源构建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两个维度。关于资源整合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尚缺少成熟可用的指标。马鸿佳(2008)指出,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从两个层面考虑:创业者个人层面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组织)层面的资源整合能力,即创业者个人获得创业资源、应用创业资源的能力和团队整合利用资源完成组织目标的能力。因此其对资源整合能力的测量指标主要从创业者对自己资源禀赋满意度、对组织中个人所需资源的拓展与开发的满意度以及可利用资源能否提高创业者完成个人任务;组织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管理是否满意、组织利用现有资源去开发与拓展新资源的效率等方面来测量。本文以为资源整合能力是在新创企业成立及成长过程中,企业所表现的对组织内外的资源构建及利用的能力。据此将资源整合能力概念分为资源构建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两个要素。即企业能够对其内外部环境的资源进行识别、获取、优化所形成的资源构建能力以及对组织好的资源进行激活利用的能力。(三)创业绩效的度量新创企业的绩效衡量是创业研究的热点,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范式。所谓创业绩效就是新创企业创建以来所从事创业活动的业绩和效率。对创业绩效的测量没有一致的评估体系。墨菲的研究表明:创业研究中,销售收入(或者成为销售利润率)都被视为是一种因变量,通过它不仅可以看出企业的短期变化,也能看出企业的长期变化。弗兰克·霍伊(FrankHoy)在1992年提出:应该把销售收入的成长看作是成长绩效的测量指标,通过这一指标不仅能够看出企业33 第四章实证研究在近期发生的变化,也能看出企业的长期变化。过去学者大多从多个层面来衡量创业绩效,其中认同度比较高的即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来测量。在1984年,Gupta与Govindarajan强调在考察新创企业的绩效过程中,应注重考虑获利性、流动性、成长性以及市场绩效这四个维度,在度量新创企业的绩效时应该使用十二个重要指标(即获利性:销售的净利率,投资的报酬率;流动性:现金的流量;市场绩效:企业成长性:销售的增长率,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新员工的增长率;市场份额:新产品或是新服务的增长率,新市场的开拓)来。而Venkataraman和在1986年,Ranmanujam定义了一个多层架构:一、财务绩效,它是组织有效性内容的;二、运作绩效或者非财务绩效。本文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结合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描述,采用财务绩效和成长性绩效来对创业绩效进行测量。财务绩效包括净收益率、投资收益率以及净收益增长率等,反映了公司收益情况;成长绩效包括市场份额、销售总额和员工数量增长率,反映了公司在市场扩张和规模方面的情况。量表是在Chandler和Hanks(1993)上修改来的。34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第一节模型的检验本文研究变量的度量指标是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来的,问卷的内容效度达到了研究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对该效度的检验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通过最大变异直交旋转因子,并按照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及各个问项载荷量只在单个因子里大于0.5的标准来萃取因子。结构效度又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可采用因子分析的载荷量来判断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问项载荷量大于0.5的都归结成一个因子。在同一因子里,其所对应的问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就可认为此变量的收敛效度好。而在对区别效度的检验方面,该题项在其所属的因子中,其因子载荷量要大于0.5,而在其它因子上其载荷系数小于0.5。(结果如下图5.1)表5.1强制性因子分析结果变量度量指标因子载荷资源整合能力resbui10.675resbui20.758resbui30.647resbui40.786resuse10.846resuse20.832resuse30.837resuse40.863创业机会endy10.732endy20.783endy30.765enrex10.785enrex20.765enrex30.83735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创业绩效perfor10.786perfor20.798perfor30.867perfor40.844perfor50.856perfor60.778一、模型的可靠性检验信度分析用于对量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价,即用问卷重复测量同一事物时,结果的一致性。这些变量之间的一致程度就是由信度指标来衡量,在统计学中,一致程度的大小用Cronbachα的值来表示。若是因子变量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则一般Cronbachα值会比0.7大。分析因子变量的一致性可以看出,全部因子变量的Cronbachα值都比0.7大,表明我们采用的全部因子变量都符合要求,即问卷具有合适的信度。表5.2因子变量测定变量个数Cronbacha盈利性30.905可行性30.934资源构建能力40.951资源利用能力40.944创业绩效60.970二、模型的整体拟合检验通过对估计方法的分析,本文对整个模型的拟合性进行评价时选取了几个稳定性较好的指标。(1)绝对拟合指数:22a)拟合优度卡方值x=(n-1)F,F-拟合函数。本模型的x=86.391,自由2度(DegreeofFreedom)为58。一般,当x值大于临界值时,模型与数据拟合22性较差。相反,当x小于临界值,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但是,应用x检验推2断模型与数据是否拟合是一种不恰当的方法。由于x受到样本容量N的影响,N36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2很小时,x也很小,这时,即使是与真实模型相差很远的错误模型,让人看来似2乎拟合得也很好。N很大时,x也很大,即使模型与真实模型存在很小的差距,也可能被认为拟合很差,因此并不考虑用单一指标作为判断模型拟合的指标,22而是考虑用x值与自由度的比来判断,通常x与自由度的比值在1-3之间,并2且越接近1越好。本模型中x与自由度的比是1.115,所以拟合性较好。b)拟合优度指数。在多大程度上,GFI测定观测变量的方差的协方差矩阵S被模型定义的方差的协方差矩阵∑所预测。所以,GFI越接近1,就证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我们所采用的模型中,GFI为0.977,比较接近1,所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c)调整拟合优度指数。因为模型中参数总数的增加时,GFI也会相应提高,也会受样本容量的影响,所以还必须计算AGFI。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我们所采用的模型中,AGFI为0.942,比较接近1,所以能够很好地拟合定义的模型。d)近似误差均方根。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我们所采用的模型中,RMSEA=0.039<0.05,所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2)相对拟合指数:a)标准拟合指数。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我们所采用的最终模型中,NFI=0.966,所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b)非正态化拟合指数。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TLI值为0.917>0.9,所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c)相对拟合指数。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我们所采用的最终模型中,CFI=0.956,所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表5.3拟合指标指标值拟合情况拟合优度卡方检验245.521自由度DegreeofFreedom163绝对拟合指数P1.506大于0.05,符合要求拟合优度指数GFI0.964大于0.9,且接近于1,非常好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934大于0.9,且接近于1,非常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37小于0.05,非常好非正态化拟合指数TLI0.946大于0.9,非常好标准拟合指数NFI0.918大于0.9,非常好相对拟合指数CFI0.938大于0.9,非常好37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三、模型中假设检验结果(5.3)显示了假设检验结果。在8条假设中,获得支持的有6条,未获得支持的有2条。表5.3假设编号P值假设描述相关系数检验结果/Sig.H1a盈利性与资源构建能力有正相关关系0.5720.016支持H1b盈利性与资源利用能力有正相关关系0.4830.018支持H2a可行性与资源构建能力有正相关关系0.4240.074支持H2b可行性与资源利用能力有正相关关系0.5240.011支持H3a盈利性与创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0.0340.95不支持H3b可行性与创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0.4750.018支持H4a资源构建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0.0650.833不支持关H4b资源利用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0.4620.012支持关数据分析图表:38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39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第二节模型中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一、假设检验结果H1a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机会的盈利性和构建资源能力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机会的盈利性和构建资源能力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机会的盈利性和构建资源能力的相关系数等于0.572,P=0.016<0.1,即可验证假设1a,符合之前的预期。H1b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机会的盈利性和资源利用能力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机会的盈利性和资源利用能力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机会的盈利性和资源利用能力的相关系数等于0.483,P=0.018<0.1,即可验证假设1b,符合之前的预期。H2a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机会的可行性和资源构建能力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机会的可行性和资源构建能力具有正相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机会的可行性和资源构建能力的相关系数等于0.424,P=0.074<0.1,即可验证假设2a,符合之前的预期。40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H2b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机会的可行性和资源利用能力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机会的可行性和资源利用能力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机会的可行性和资源利用能力的相关系数等于0.524,P=0.011<0.1,即可验证假设H2b,符合之前的预期。H3a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机会的盈利性和创业绩效之间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机会的盈利性和创业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机会的盈利性和创业绩效的相关系数等于0.034,P=0.95>0.1,即可验证假设H3a,符合之前的预期。H3b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机会的可行性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机会的可行性和创业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机会的可行性和创业绩效的相关系数等于0.475,P=0.018<0.1,即可验证假设H3b,符合之前的预期。H4a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资源构建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资源构建能力和创业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资源构建能力和创业绩效的相关系数等于0.065,P=0.833>0.1,即可验证假设4a,符合之前的预期。H4b假设主要讨论的内容在于资源利用能力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我们做了这样的假设:“资源利用能力和创业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过检验结果后发现,资源利用能力和创业绩效的相关系数等于0.462,P=0.012<0.1,即可验证假设4b,符合之前的预期。二、讨论通过结构化方程模型检验,我们所提出的8条假设中,有6条获得了通过,2条未获得通过,符合之前所进行的理论假设要求。假设H3b探讨了机会的可行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且通过验证。这说明,创业者通过对机会的评价,获得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机会时,换句话说就是把握这个机会概率较大,即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自身具备一些关键的执行能力,并拥有一定的必要资源、或者拥有社会网络等其它资源优势,甚至资源和能力有所冗余时,创业者往往不会满足这样的机会所带来的赢利,更愿意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通过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深入挖掘这个机会,并通过组织41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内部的协调工作来开发上述的商业机会,这种企业的市场导向的选择,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绩效,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即提高创业机会的可行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尝试:1.通过选择合适的产业来提高机会的可行性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变化就是常态。驱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全球化,构建了不确定性因素横行的竞争环境。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萌生了各种机会,也产生了众多创业英雄的创业冲动。创业者基于从市场竞争中获取存在的潜在利益的目的,开展了创业行为,也就意味着进入到一个产业种去参与竞争。依据战略管理的相关原理,在创业之初,使命的定位是创业者的第一个要完成的工作,选择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产业,为建立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最终获得本质上的创业成功。机会的可行性相当难于界定,这需要一定的理论根据与专门技术的支持。只有创业者具备相当熟练的战略管理技能、方法与理论,理性分析和选择产业,才能规避与利用产业风险,减少决策失误。2.通过提高获取资源的构建与利用能力来增加机会的可行性创业最关键的要素是源于对机会的把握。基于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出于提高开发机会的可行性的目的,新创业企业需要利用多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建设自身的队伍,新创企业可以提高企业人员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说获取可控资源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适应性调整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等。另外,新创业企业必须集思广益,发动一切社会网络力量,为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这样就能提高实现创业机会可行性的可能性。(1)具有显著赢利性优势的机会开发路径选择企业应该在机会的赢利性产生优势时,采取合适的市场导向战略。通过快速的跟踪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创造出竞争优势的战略性理念。基于快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合理反应这一目的,不仅要利用企业的内部能力与资源,也要增强对企业外部力量的利用,改善市场信息收集、及时与消费者产生互动等能力以及资源的不足等状况,从而更有效地挖掘市场中的重要信息。分析结果得知,机会的均衡型开发方式得到了市场导向的更多关注,即基于原有产品及市场,实施机会开发,完善产品功能等一系列的创新行为。这种方式可以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同时企业能够尽早的取得市场声誉以及良好的42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经济效益,从而完成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提高。所以针对机会的赢利性,这样选择机会开发路径;赢利性——市场导向——均衡型开发——创业绩效。(2)具有显著可行性优势的机会开发路径选择机会的可行性与创业导向存在正相关的影响,当机会的可行性占优势时,选择创业导向来开发机会往往是企业的管理方向,即通过创新以及超前行动的战略思维,企业引导与创造消费者深层次需求,从而达到在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的战略理念。同时,创业导向侧重于机会的创新型开发方式,并不意味着排除了机会的均衡型开发方式。因此,选择开发方式时,要针对新创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新创企业存在明显的资源与能力优势后,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这时企业要把目光锁定于未来,通过开发新的产品,进入到新的市场,摆脱其他竞争对手,开辟新领域,从而提高成长性绩效。相反,当新创企业处于挣扎期,或新创企业面临资源匮乏时,应选择尽快获得收益,把企业得以存活作为首要目标,这时企业就应该选择均衡型的开发方式,因为均衡型的开发方式能够及时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企业能够及早的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得以生存下去。所以,新创企业自身的资源情况以及它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机会的可行性的开发方式路径。另外,根据模型中假设H3a检验的结果,虽然机会盈利性对创业绩效没有正相关的影响,这说明仅仅识别了好的机会,未必能达到好的绩效结果。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创业活动是一个过程,不是单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阶段做好了,就可以达到满意的绩效。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所收集的数据具有滞后性的缘故。假设H4a资源构建能力对创业绩效也未能获得支持,说明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根据市场机会的不同,评价自身可用资源和外部可利用的资源是最基本的创业活动,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也就不会产生后来的获取和利用活动,但也恰恰由于这一环节的基础性,每个新创企业面对的机会不同,自身的资源状况不同对于资源的构建能力也不尽相同,相对于资源的利用能力来说,资源构建过程是条件性过程,而并不是导致绩效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在资源的构建过程中,会受到市场复杂性的影响,这对于公司的既定目标的实现是不利的;并且在资源构建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市场的不完全性,所选资源并非是企业所需的43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模型或者所急需的,这对于业绩也许会有负面影响。该假设未通过验证,也说明对于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不仅仅关注与资源整合过程对绩效的影响,各个环节自身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4 第六章研究小结与展望第六章研究小结与展望第一节结论与创新点一、结论本文基于创业机会的研究视角,尝试研究了创业机会及其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为我国新创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增强新创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提供了积极的思考和启示。1.创业机会的可行性维度对创业绩效有正向作用。新创企业如能获得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机会时将有利于提升其绩效水平。而创业机会的盈利性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则不显著。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机会存在着影响关系,特别是构建能力对创业机会的盈利性、可行性都有着积极而显著的影响。2.本文研究了新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资源利用能力对创业绩效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资源利用能力能够提高创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将资源转化为组织能力来提升绩效。而资源构建能力对新企业绩效影响作用不显著,在本文的模型检验中未能获得支持,这可能是由于资源整合能力受到企业内部某些因素的影响、市场复杂性的影响、我们所收集的数据的局限性、滞后等因素导致的结果。这也说明,相对于资源的利用能力来说,资源构建过程是条件性过程,企业有能力去获取所需的资源但未必就能带来好的绩效,只有将资源有效的利用才能提升最终的绩效。因此,新创企业应该着重培养对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能力。3.本文开发了新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的测度量表,并且其信度与效度较好地得到了验证,可用于企业测量自身资源整合能力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学者们对资源整合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创新点1.界定了创业机会,提出了创业机会的过程特征,研究了创业机会与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从而为创业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整体的框架,45 第六章研究小结与展望有助于统一创业研究的各项内容。2.探讨了资源整合能力的内涵,研究了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机会的作用,以及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了创业资源整合能力在选择创业机会以及创业绩效间的作用。3.本研究采用独特视角进行创业机会研究,侧重研究了创业机会的盈利性和可行性。4.本研究主要工作是在国内是比较少见的实证研究。虽然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创业机会识别,相关的实证研究却少的可怜,本研究算得上是提早起步。第二节本研究的局限性1.样本的选择:为比较不同类型与情景下的创业,选择了某些企业进行实测。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创业型企业的样本尚不足,并且中高层管理者参与偏少,这导致本研究对公司创业策略的把握存在一定的偏差,所得最终的结论也相应受到一定的影响。2.构思的不足:本文主要研究创业机会与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的同时,并未研究到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资源整合能力量表的选择产生影响的全部因素。3.绩效测量的不足:一、主观评价存在误差,二、不熟悉公司的增长等绩效指标,难以获得公司的财务数据,导致绩效的测量不够精确。第三节展望基于本研究取得的成绩,以下三方面问题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的重点:1.更为精确的界定创业机会和对其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当前,公司创业是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对于公司创业机会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今后可以总体性地对影响机会识别的因素、执行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创业机会的识别、选择研究与经营战略等,使创业机会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2.对创业机会的深入研究。创业机会的挖掘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信息加46 第六章研究小结与展望工决策,所以,创业认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今后应深入研究创业认知这个“黑箱”,对认知偏差与启发式、认知图式、创业精神、创业意向和策略不同水平的变量进行整合的过程研究。3.重点针对创业型企业进行研究。目前,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就是创业型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研究创业机会与资源整合能力时,应当根据我国创业企业的特点,从而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创业管理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4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Ramus,C.A.,Steger,U.,2000.Therolesofsupervisorysupportbehaviorsandenvironmentalpolicyinemployee‘eco-initiatives’atleading-edgeEuropeancompanies.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43,605–626.[2]DavidSirmon&HittM.A.Managingresources:linkinguniqueresources,management,andwealthcreationinfamilyfirms.E.P&T2003339-358.[3]Mosakowski,E.(2002).Overcomingresourcedisadvantagesinentrepreneurialfirms:Whenlessismore.InM.A.Hitt,R.D.Ireland,S.M.Camp,&D.L.Sexton(eds.),Strategicentrepreneurship:Creatinganewintegratedmindset,106–126.Oxford,U.K.:BlackwellPublishing.[4]Sarasvathy,S.D.,2001.Causationandeffectuation:towardatheoreticalshiftfromeconomicinevitabilitytoentrepreneurialcontingency.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6(2),243–263.[5]ChandlerG,HanksS.Market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capabilities,venturesteategiesandventureperformance[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4,9(4):331-349.[6]RomanelliE.Newventurestrategiesinthemicrocomputerindustry[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87,30(1):160-175.[7]AHUJAG.&LAMPERTC.M.Entrepreneurshipinthelargecorporation:Alongitudinalstudyofhowestablishedfirmscreatebreakthroughinvention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2(6):521-543.[8]ALVAREZS.&BARNEYJ.B.Entrepreneurialcapabilities:aresource-basedview[M].EntrepreneurshipasStrategy:CompetingontheEntrepreneurshipEdge,bySagePublicationsInc.2000.[9]ALVAREZS.A.&EIUSELNTZL.W.Theentrepreneurshipofresource-basedtheory[J].JournalofVlanagemem,2001,27(6):755-775.[10]BARONR.A.&MARLCMANG.D.Person-entrepreneurshipfit:theroleofindividual48 参考文献differencefactorsinnewventureformation[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3,18(1):41-60.[11]BARONR.A.Thecognitiveperspective:avaluabletoolforansweringentrepreneurship'sbasic“why”question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4,19(2):221-239.[12][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3]罗志恒.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转化路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14]蔡莉,肖坚石,赵镝.创业导向对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1:98-102.[15]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16]薛红志,张玉利.公司创业研究评述——国外创业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11):7-11.[17]何志聪,王重鸣.企业成长与公司创业精神的培育[J].科研管理,2005,26(3):51-54.[18]柳燕.创业环境、创业战略与创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汽车行业大型跨国企业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007.[19]马鸿佳.创业环境、资源整合能力与过程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20]陈海涛.创业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21]创业机会识别与杠杆资源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22]张玉利,陈寒松.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傅家骥等.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4]程源等.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毕鹏程,席酉民.群体决策过程中的群体思维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10.[26]李华晶,张玉利.创业型领导:公司创业中高管团队的新角色[J].软科学,2006,20(3):139.49 参考文献[27]方世建,秦正云.创业过程中的企业家机会发现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12):18-24.[28]张玉利,李新春.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9]姜彦福,沈正宁,叶瑛.公司创业理论:回顾、评述及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107-115.[30]叶瑛,姜彦福.论创业研究与战略管理研究的相互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4.12:50-57.[31]张玉利、李乾文,公司创业活动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成长期私营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增刊),2005,26(ZK):28-39.[32]朱秀梅,资源获得、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6)[33]晏双生,章仁俊;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辨析及其逻辑演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125-128[34]薛红志,张玉利,杨俊,2003机会拉动与贫穷推动型企业家精神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5卷第6期[35]张玉利,薛红志,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的理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究,2003,(05)[36]苗青.基于认知观的创业过程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5):1274-1276.[37]张茉楠,李汉铃.认知资源观视阈下的企业家机会识别探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10:17-20.[38]朱秀梅,蔡莉.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资源管理过程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2008,04:22-28.[39]大卫·J.科利斯,辛西娅·A.蒙哥马利著.《公司战略》[M].王永贵,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0]李乾文.公司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间的转化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公司背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06.[41]卢山,徐二明.转型期企业创业的一个综合研究模型[J].管理现代化,2005.6:18-21.[42]刘常勇.创业管理的12堂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50 参考文献[43]张茉楠,李汉铃.基于资源禀赋的企业家机会识别之框架分析[J].管理世界,2005.7:158-159.[44]张玉利等.创业营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5]陈震红、董俊武,成功创业的关键—如何获取创业资源[J].科技创业月刊,2003,(9):4849.[46]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7]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2),4-10[48]路风,动态企业理论的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9-10:46-51.[49]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J].管理科学学报,2000(3),24-32[50]赵坚,企业能力理论、假定与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15[51]晏双生、章仁俊.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能力基础理论辨析及其逻辑演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125-128[52]葛宝山.创业环境、资源整合能力与过程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53]姜彦福,邱琼.创业机会评价重要指标序列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1):59-63.[54]姜彦福,张健,雷家骊等.公司创业战略的跨文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3):357-361.[55]林嵩,姜彦福,张帏.创业机会识别: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6:133-138.[56]陈海涛,蔡莉,杨如冰.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的构建[J].中国青年科技,2007,01:6-13.[57]林嵩.创业战略:概念、模式与绩效提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8]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59]韦影.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06.51 附录附录新创企业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同意接受我们的调查,本调查是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及经济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创业研究及咨询中心的一个专题调研,问卷仅做学术研究之用。此次调查活动对象为企业创始人或者参加企业初次创办的合伙人。整个调查是匿名的,并与其他企业的调查数据合并使用,不会单独研究任何一家企业,不会对您个人和公司造成任何影响,同时对本次调研的最终结果我们愿意与参与企业共享,希望本次研究成果对您公司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请您根据您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真实回答,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打“√”。联系方式:王建中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话:15877956596Email:wangpvn@sina.com感谢您的支持!第一部分:个人/企业背景信息1.您公司成立年数:□6个月以下□6个月—4年□5—8年□8年以上3.您的性别:□男□女4.您的年龄:□25岁以下□25至29岁□30至39岁□40至49岁□50岁及以上5.您创业时的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理科□工科□医疗□经济管理□文史□农业□其他6.您创业时的职业:□农民□一般工人□党政干部□企业技术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学校教师□厂长经理□科研人员□其他7.您公司初创时的类型:□个人独资□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8.您公司主要从事以下哪种业务?□制造□服务□饮食业□批发及零售□交通和通讯□建筑□修理业□其他9.您公司所属行业性质:□高新技术行业□传统行业10.您公司注册资本(万元):□10以下□11—30□31—50□51—100□101—500□500以上11.您公司目前员工数:□1-20□21-50□51-100□100以上12.您创业的最主要动机是:口赚钱口提升社会地位口不喜欢为他人工作口发现市场机会口家庭传统口其他第二部分:创业环境评价量表创业环境评价是本研究的一个方面,主要包括决策过程中的所有外部因素。环境根据其特性分为复杂性、宽松性、动态性。以下问题用于测量企业的创业环境状况,请根据以下题项,给出自己的看法。动态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产品退化率很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竞争者行为可预测性好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需求与顾客偏好可预测性好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产业技术变革率很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宽松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52 附录1.过去三年市场增长速度很快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行业未来长期五年或更多市场可能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的增长速度很快3.整个产业目前的盈利性很好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整个产业长期(五年或更多)的预期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盈利性很好复杂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影响企业创立的因素很多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各个因素的预测程度很难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各个因素的互相影响程度很大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第三部分:创业机会特征维度测定市场维度: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市场成长率很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潜在市场规模大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大部分市场份额还未被占领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属于新兴行业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5.属于行业更新换代所带来的新市场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6.属于新的细分市场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7.市场中不存在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威胁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8.市场易于操作、易于发挥自身优势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9.行业市场拥有进入壁垒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10.市场竞争尚不充分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产品维度: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产品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产品创意独特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产品品质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客户使用产品转换成本较低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5.产品具备成本优势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6.将要开发的产品很耐用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7.产品技术具有突破性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8.产品采用全新的生产线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9.产品采用全新的设计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10.产品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第四部分:资源整合能力维度测量资源构建能力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能够识别到所需的创业资源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能够获取到所需的创业资源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能够组合现有的创业资源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能够将新资源和现有资源融合一起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5.能够对资源组合进行有效调整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资源利用能力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能够有效地激活已构建的资源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53 附录2.资源使用效率达到了行业较高水平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资源的利用率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和拓展所需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的其它资源第五部分:创业战略维度测量市场导向顾客导向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追求顾客满意是公司重要目标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给顾客优质的产品价值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细微的观察来评估顾客的需求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竞争者导向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业务人员与其他部门分享竞争者信息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经理人常互相讨论竞争者优劣势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对竞争者的促销行动回应相当迅速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跨组织协调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依据公司总体策略进行部门间整合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各部门间彼此分享各项资源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各部门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创业导向创新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公司强调研发、技术领先和创新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公司在最近三年有很多新产品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服务线)上马3.公司新产品(服务)大多是大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幅度的创新超前行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面对同行竞争时,通常是公司先采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取行动,同行再跟进或回应2.倾向于作为“领导者”,经常比同行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领先推出新产品或抢先进入新市场,或率先引用新的管理模式、新技术。3.高层主管经常审视产业发展趋势,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率先掌握机会,提早行动应对变化风险承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1.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具有高风险、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回报的项目2.基于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倾向于采取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大胆的、迅速的行动来达到公司目标3.面对不确定性情况进行决策时,公司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更倾向于采取较为大胆积极的态度,以掌握潜在的机会54 附录第六部分:企业绩效评价量表最近三年内,您公司的业绩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情况如何?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对下列项目做出客观评价。请按照下面的标准尺度在右边的数字中选出最能代表您意见的数字。选择的数字越大,表明该描述与您公司的实际情况吻合程度越高。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些不同意不好说有些同意同意非常同意l.净收益率(净收益/总销售额)高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2.投资收益率大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3.净收益增长速度快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4.公司市场份额扩大多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5.公司销售总额增长快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6.公司关注员工数量的增长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