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ID:32313813

大小:11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03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_第1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_第2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_第3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_第4页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能力方面]: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2、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展开想象并回答:1、主要是细菌和真菌。2、自然界中就可能会出

2、现动植物的遗体堆积如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或许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提问并指导:在生物圈中,哪些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阅读课本P66-67,结合“观察与思考”,理解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完成P67中讨论题及学案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观察与思考”的有关内容,讨论真菌和细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的?(出示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二、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自学P67—68,观察、讨论并知道:某些细菌和真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类

3、患病。完成学案练习。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举例说明某些细菌和真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病。通过阅读课后材料“以菌治虫”,知道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制造“微生物”农药。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提示: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材料:“以菌治虫”,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三、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阅读P68—69,在课本中划出共生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共生的例子: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豆科植物的根瘤: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明确生物共生的优势:细菌与真菌和动物或植物

4、互惠。完成课本P69练习1、学案练习。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豆科植物的根瘤”、“地衣”,指导学生把共生的概念总结出来并标注课本。拓展:人体内的也有大量的细菌,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益处。进行指导补充。【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明白了它们对人和动植物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我们应认真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课堂练习】课本P69练习2、学案练习【课后作业】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三、细菌和真

5、菌与动植物共生【教学反思】: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能力方面]: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2、尝试制作甜酒、酸奶、酸菜等食品。[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6、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思考并回答:如制作甜酒时用的酒曲,生病时用的青霉素等。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人们究竟在哪些方面利用细菌和真菌呢?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思考、讨论,归纳如下:1、馒头——酵母菌2、酸奶——乳酸菌3、醋——醋酸杆菌4、酱——多种霉菌观察课本第71页:真菌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指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食品的制作与细菌和真菌有关?指导学生观察课文71页的演示实验“发酵”,思考什么是发酵?

7、指导阅读教材中关于甜酒的制作过程,布置课后完成“尝试制作甜酒”或“尝试制作泡菜”阅读课本中关于甜酒的制作过程,并进行积极的思考,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甜酒是甜的原因可能是酒曲中有真菌等将糯米分解成了葡萄糖。完成《顶尖练习》P.34---1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拿出各自准备的食品包装袋,观察教材第73页“观察与思考”,讨论并回答:(1)脱水法(干蘑菇)、晒制与熏制法(腊肉)、渗透保存法(果脯)、腌制法(咸鱼)、巴氏消毒法(袋装牛奶与盒装牛奶)、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罐藏法(肉类罐头)。(2)主要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增长的原

8、理。(3)还有冷冻和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的原理。(4)要注意看包装说明,尽量选择安全食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