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

ID:32331274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3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_第1页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_第2页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_第3页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_第4页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曹利娟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在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摸索总结出如下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一、以“强烈的语文意识”为基础,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当前的阅读教学有效性不强,已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教师把每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梳理了个透,结果到头来,学生的

2、语文素养却老是提高不上去。就在教师内心对阅读教学充满迷茫的当下,著名教育家王尚文教授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该有比较强的语文意识观点。他曾对语文意识这样描述:“所谓语文意识就是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活动过程中,对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有一种自觉的关注,有一种本能的敏感。”接着李海林老师又进一步非常简明的阐述了语文意识的内涵:“就是关注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到底什么是语文意识?也许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但是,看了下面的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给了以它们鲜活的诠释、以它们生动的表现、以它们创造性的发挥和实施,为“语文意识”做了最好的注脚。一位

3、老师上的《花钟》中,有一个最精彩的片段,在引导学生品读描写花钟的这一段文字中,这段文字从语文意识的角度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这个典范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的生动结合中。一方面,作者对九种花开放的动态描写,语言极富变化,节奏极富变化;另一方面,对每一种花开放时间的描述又相当准确,用“左右”,用“承上省”和“启下省”这样一种语境的暗示来告诉我们,每一种花开放的大致时段。这位老师课上所体现的“语文意识”,正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牢牢锁定在语言表达的这个特征上。第一,她抓住对花钟开花描写的各种不同的变换语式,每一种花如何开花的意

4、思一样,但写法却不一样,或者拟人、或者白描、或者直截了当、或者生动描绘,极富变化。这就是语文意识。语文老师如果只关注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意思,那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没有意思的。从专业的角度看,语文老师只有在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语言文字表达形式所传递出来的那种节奏,那种韵味,这才是课程意义上的语文,这才是语文老师需要特别留神、特别着力的地方。这一点,这位老师做得非常成功。对于时间描写的品味,老师教得一样精彩。抓住“左右”、“大致”这些具有标识意义的字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那种准确,那种精到。更巧妙的是,老师在最后安排了一

5、个匠心独具的拓展,把茉莉花、荷花等花呈现给学生,然后提示学生利用“词语盘点”中所提供的一些生动、新鲜的词汇,来描写这些花又是怎样开放的。这是什么?我认为这就是语文意识,一种自觉而强烈的语文意识。所以这堂课听下来,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浓浓的语文味洋溢在课堂上,洋溢在师生的对话中,洋溢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洋溢在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中。二、以“简约的教学过程”为途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些老师喜欢把教学过程弄得挺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件,应接不暇的大大小小的提问,形形色色的讨论或表演活动……课堂看似热闹,实则上学生跟着老师云里雾里走一遭,学

6、得十分浮躁肤浅,很难收到实效。因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倡简,以简御繁。当然,“简”并不是粗疏马虎、浅尝辄止的托词,而是教师基于对教学规律和特点的洞察,对教材、对学生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从而谙其门道,扼其要领,切中肯綦之举措,犹如庖丁之解牛也。因此提倡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以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

7、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我区一位教师执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就是紧紧抓住“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分为三个版块,让学生细读品味,感受人物精神。第一版块:感受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第二版块:感受伽利略善于思考的精神;第三版块:感受伽利略对科学执着的精神。每一个版块都抓住一个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版块,抓住“信奉”一词,让学生用扩词的方法、找近义词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等来理解这个词,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

8、信奉到了何等地步,然而人们如此信仰的大哲学家遭到了挑战,学生自然而然就领悟到伽利略是一个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第二版块,抓课文中的“泡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