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

ID:32362732

大小:368.2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3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_第1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_第2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_第3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_第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中窝爱村徭清2oo8-3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米黄胜忠林坚2徐旭初2内容提要:本文利用从台州、温州和邯郸三地获得的1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序概率模型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与治理机制紧密相关,治理良好的合作社,其成长能力和赢利能力相对较强,社员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改善治理结构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词:合作社治理机制绩效有序概率模型一、刖

2、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作社的经营宗旨具有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合作社治理结构的独特性。因此,如何通过改善和提高治理水平寻找公平和效率的最佳平衡点,一直是合作社实践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Cooketa1.,2004)。在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加入WTO以后农业逐步与世界农业接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小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此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特别是浙江省等经济发达地区应运

3、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黄祖辉等,2002:张晓山,2004)。由于成员的高度异质性,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理问题从一开始就比较突出,国内学界对此已经开始关注。例如,徐旭初(2005)根据其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一个关于合作社剩余控制权的研究框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结构,着重探讨了知识、权利、非正式制度与治理结构的关系。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自发发展和政府倡导两个阶段,将进

4、一步走向规范发展阶段(韩俊等,2006)。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过程中,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合作层次和规范合作机制将是重点。鉴于此,本文希望总结和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和治理机制,并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现状,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依据。二、合作社治理问题回顾合作社是一个由多人共同分享所有权的企业组织(Hansmann,1996)。共同利益是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成员之间在资源禀赋、参与目的以及承担角色

5、等方面异质性的增加,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突出。由于成员资格是基于对合作社物品和服务的消费或惠顾,合作社通常本文得到了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项目“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行为研究”(编号:2(~-XZRCXM00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编号:06B/Y070)的资助。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是一个决策管理分离于风险承担的复杂组织,也就是说,合作社成员并不经常在合作社中扮演管理角色,他们选择让理事会来雇佣、激

6、励、监督和解聘实际运营合作社的经理人或者由理事会来直接运营。Vitaliano(1983)认为,由于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权被限定在惠顾群体并且是选择性权利,只有在成员保持对合作社惠顾时才发生,因此,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权既不可转让,也不可分离,它们不能市场化,这样就会在合作社内部存在许多代理(或控制)问题。Cook(1995)总结了传统合作组织中由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所造成的五个“模糊界定的产权”问题,即搭便车问题(freeriderproblem)、视野问题(horizonproblem)、投资组合问题(

7、portfofioproblem)、控制问题(controlproblem)和影响成本问题(influencecostsproblem)。由此可见,代理问题在合作社中是广泛存在的,而且交易费用之大导致代理问题难以通过法律和章程等契约来解决,使得治理结构问题难以避免。Nilsson(2001)总结发现,在以下几种条件下,合作社的治理结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①成员异质性相对较高:②成员对合作社的资本贡献相对较多;③成员业务与合作社业务之间的差异性相对较大;④成员对合作社的参与度和忠诚度相对较低。对于公司治理机

8、制,Shorteta1.(1999)总结了六个被普遍认可的关键机制,即董事会结构、管理层薪酬、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者、审计和财务信息披露、企业控制权市场。一般而言,由于缺乏股权交易的二级市场和合作社经理人市场,股份公司的某些治理机制对合作社而言并不存在,例如机构投资者、企业控制权市场。此外,由于合作社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外部的市场竞争相对而言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合作社存在的治理结构问题,内部机制是主要的解决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