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

ID:34342302

大小:58.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_第1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_第2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_第3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_第4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最新探究综述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颁布以来,关于合作社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研究视角也主要从合作社本质、功能等一般理论研究逐步转向我国合作社的发展机制、治理结构、运行绩效、农民合作意愿等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以定性研究方法逐步转向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本文对2007年以来关于合作社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构研究综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2、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些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合作社数量之多、涉及行业之广、研究视角之大都前所未有(张晓山,2011)o然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效率并不高、对农民的收入没有太大的改观作用,治理机制(徐旭初、吴彬,2011)、利益分配、产权制度、民主决策等等都成为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关键因素。随着外部发展条件的逐步改善,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将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也主要从内部制度的角度来梳理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

3、方向和成果。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研究合理的治理结构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关键因素(Vitaliano,1983;Cook,1995;Nilsson,2001),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视角都转移到了合作化的治理机制上来,从而试图找出影响合作社效率的关键因素。1.1合作社治理的内涵本文所探讨的治理,是一种经济行为。徐旭初(2005)认为合作社的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合作社中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人、经营者、惠顾者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安排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一个良好的合作社治理机构是内部机制(理事会、管理人员报酬、股权结构、内部监督机制、社

4、员退出权)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并且合作社的绩效和治理机制紧密联系(黄胜忠、林坚、徐旭初,2008)o本文认为,合作社治理是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社员和组织机构(理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的决策、激励、监督等治理机制。具体内容包括:合作社内部的组织机构,包括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以及如何行使控制权,如何享有利润分配权,如何分配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监督各组织机构的权利运行。合作社治理实质是一种责权的分配和制衡机制。1.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现状黄胜忠、林坚、徐旭初(2008)利用从台州、温州和邯郸三地获得的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

5、序概率模型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马彦丽(2006)对浙江省2004年收录的271家省、市、县三级示范合作社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和深度的访谈;丁建军(2010)和邓军蓉、祁春节(2011)对湖北地区;苑鹏(2008)对北京地区,都真实的揭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特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中的''一人一票”流于形式,实质上被"一股一票”所取代。作为一个农民社员联合所有、民主控制、经济参与并受益的组织,在重大决策中,“一人一票”的投票方式是一种相对平等的管理方式。一人一票与一股一票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强调的是社员的权利,体现的是平等的原则(社员收

6、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后者则强调了资本的权利,体现了效率的原则(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原则)(黄祖辉、徐旭初)。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相当一部分的合作社都是流于形式,农村精英,如村镇干部、种植大户和农村能人等凭借自身拥有的资金优势,拥有合作社较大比例的股份,造成了合作社出现产权高度集中的现象,拥有了对合作社的实际控制权。徐旭初(2006)这浙江省66家样本合作社研究发现,63.64%合作社的前十大股东的股本占总股本的一半以上;在合作社剩余分配上资本化倾向更加的突出,按“股份”分配取代了按“惠顾额”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少数核心社员获取了绝大多数的盈余,而普通农民社员仅获得很少的部分收

7、益(徐旭初,2006;崔宝玉,2008、2011)o第二,合作社决策机制不完善。决策机制是为众多的重要事项服务的,有了好的决策机制,把握决策重点,优化决策程序是提高决策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合作社民主决策性并不强、合作社流于形式、农民社员对于组织参加重大事项参与的积极性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了解情况,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合作社效率的提高和功能的发挥(陈俊梁,2010)o张满林从治理结构和机制两个方面对治理问题作了研究,他认为在结构方面应该完善权力机构社员大会、决策机构理事长与理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