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ID:32388705

大小:46.8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2-04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_第1页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信息传播尤为重要,翻译作为信息传播和交际的桥梁也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曾一度被看做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但事实上,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活动,形式上虽是语言字符的转换,内容上却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永远与文化脱不了干系,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1思维方式的影响西方民族惯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句子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多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而东方民族惯用具体性,由多到一的综合型思维方式,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横向铺叙,注重整体和谐。有时英

2、语的一个长句需要转译为汉语的几个短句,而汉语中一个意群的若干短句却可以合译为一个英语长句。英汉民族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等的不同。如此例句:“Ithadbeenafine,goldenautumn,alovelyfarewelltothosewhowouldlosetheiryouth,andsomeofthemtheirlives,beforetheleavesturnedagaininapeacetimefall.”如直接译成:“那是一个美好的金秋,在告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

3、之后,树叶才慢慢的落下。”这种翻译显然受到了语言形式的拘束,译句结构混乱,呆板没有条理性且语言支离破碎。如将译文译成“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们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甚至丧失了生命。”就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段精彩的翻译。再如奥运口号“北京欢迎您!”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各国人民到北京的心情,我们常见的译文为“welcometoBeijing!”翻译中句式的改变,使用英语祈使句,恰当的表达出中国人祈盼奥运的热情。如译为“Beijingiswel

4、comeyou”,则语气过于平淡,效果大打折扣。2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历史典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特点。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的许多圣经故事,文学作品等以及中国的神话,典故,诗词歌赋等也被各自接受和欣赏,翻译也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翻译就必须是历史典故和历史文化的翻译,而不单单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例如:在《旧约 创世纪》中,有这么一句话:“Can'tyouseeitisanapple?”字面意思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苹果么?”根据历史典故,我们知道夏娃受到魔鬼的引诱吃了善恶树上

5、的苹果,触怒了上帝。苹果(apple)一词也就成了陷阱的意思。所以,此处译为“难道你看不出这是个陷阱么?”更为贴切。风俗习惯更是如此,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精确性。如汉文化中,人们崇尚“民以食为天”,见面问一声“吃了吗?”,一则表示关心寒暄,二则也是正式交谈的开场白。但如译成“Haveyouhadyourmeal?”则失去了其语用意义和应酬功能,也不能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因此翻译要在双方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解释。3宗教传统的影响中国人信仰佛教,相信佛主主宰一切,而欧美人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世界。汉语中有“借花献佛”、“缘木求鱼”等成语

6、,英语中也存在“Godblessyou”、“Godbewithyou”(上帝保佑)等习语。中西宗教传统的差异使得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语中的:“endoftheworld”,从字面上很容易译为“世界末日”。但在基督教的教义中,“endoftheworld”意为“judgmentday”,是上帝审判人类的日子,那一天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魔鬼被投入硫磺湖里。此时翻译要达到精准,就必须受宗教文化的局限。4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造就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翻译时必须顾及双方不同的价值观,才能被对方理解接

7、受。如:英国主要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也有深厚的情感,因此英美人的价值观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英语中就有“asstrongasahorse”的说法。而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中国人对牛热爱和赞誉因为牛秉性勤劳忠厚。所以英语的“asstrongasahorse”,按照中国人的价值观译为“力大如牛”才精准。另外,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翻译的过程中如不注意,就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白色象征肃穆、哀悼,而红色则是传统的喜庆色彩,因而中国婚嫁称为“红事”,丧事则称“白事”。但多数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感

8、到费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审美观中,白色象征着纯洁、素雅、坦率、单纯、快乐和明亮。西方人婚宴多为白色,而丧葬则为黑色。所以翻译时,最好不要把“红”、“白”两种颜色译出,只说wedd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