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

ID:32394698

大小:47.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_第1页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_第2页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山居秋暝》与《归园田居》的意境比较汉语言三班朱梦鸽1205010220王维和陶渊明都是山水田园诗的著名诗人,两人有着迥异的人生经历,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归隐田园,但二人诗歌的表达各有千秋。现在以《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两者意境的比较来探讨二人归隐的不同。一、诗中意象都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美学原则,但画中的意境有所不同“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将画的一些元素融入诗境,从而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境界。王维与陶渊明都在各自的诗中自觉运用了“诗画同构”的美学原理,但他们

2、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逸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图景,《山居秋暝》则是卷轴式的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而《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但两者画境各异。《归园田居》主要以所居住的地方周围景色为主,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动静结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等周围环境简朴恬静,全诗以诗人为中心,却并不见任何人物的痕迹,只是通过鸡鸣狗吠之声使画面透出一股温暖的

3、人情。这些意境的择取与陶渊明的自我之心有关,他追求的是一种心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而《山居秋暝》则是描写诗人随处可见之物、可听之声,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晚年阅尽繁华后渐入禅境的心态反映,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二、诗歌寄托了志趣,但承载的思想意蕴各不相同“诗言志”,这是古典诗歌的一般创作原则。诗往往是诗人思想的载体。陶渊明“诗以寄其意”,在诗中极力营造一种祥和的意境以寄托任性自然的志趣。他生活在战乱频繁、政治腐败、门阀制

4、度森严的东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在经历官场的黑暗后,他对现实彻底失望,选择将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栖息之地。但他的隐居生活却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不一样。陶渊明挂冠归隐后,却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陶渊明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归园田居》中用“尘网”,“樊笼”来象征黑暗的官场,突出诗人的爱憎情感。“故渊”,“旧林”象征美好的田园生活。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

5、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摆脱了案牍劳形,独坐绿荫庭院中,享受“虚室余闲”,归田自由之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了诗人摆脱束缚后的怡然自得。王维生活在唐代,他归隐时,官位已经做的很大了,而他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半官半隐的状态。他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其次王维的归隐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受到现实社会的逼迫才去归隐的,而是受其信奉的佛家思想的影响。他一意参禅,力图用禅理的空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所以对他来说,山水只

6、是寄托,是外在的。所以《山居秋暝》的内容更多的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种禅宗的思想在里面,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山居秋暝》全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在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自然清新;诗意盎然,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青松林泉共浴一片清辉,这是典型的“无我之境”。此刻人与物彻底交融,人化入自然万物之中。全诗充满着浓浓的禅意,有一种禅宗情趣的观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