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部问题的思考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

ID:32556902

大小:70.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干部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干部问题的思考同志们: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个讲台上谈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对干部问题的思考。干部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在座各位非常关心的问题,借这个机会,我想用历史的眼光和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探讨干部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与帮助。一、干部的成长是怎样形成的有人说每个人的水平能力都差不多,关键是每个人的机遇不同;也有人说干部成长关键是个人努力;还有人说干部成长关键是领导看不看重你、器不器重你,否则再努力也没有用。古往今来,圣贤们对人才的辈出、发现、培养有很多著名论述。如韩愈在《马说》中指出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能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从这个角度,讲千里马不被认识,感慨奇才异能之士被埋没,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人太少,把一个人才的发现成长归列于他人。而北宋苏轼在《贾谊论》中指出:“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自取也”。这是讲一个志存高远、抱负远大的

3、人,就必须有所等待,要成就伟业,就必须有所忍耐。古代贤人,都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思想、才干,而不能施展,其主要原因都不能完全归于当时君主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也就是说,贾谊政治上的不得志,不是汉文帝刘恒的不能用人,不是大臣们的忌才排挤,而是贾谊“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不善于在危难的环境中面对困难和问题所造成的。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凡是成就事业的人无不是具备一定素养的人,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世上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

4、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李瑞环同志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有人问我,由一个普通木匠、一个工人,这样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行列,这其中一定有一些奥妙。如果有诀窍,诀窍有两条,一条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的政治背景,第二条就是坚持学习哲学,把哲学的观点运用到实践,活学活用。在“文革”期间,造反派把他打成假学习积极分子,经常在批斗会上东一句西一句地考他,李瑞环同志能把哲学思想和毛泽东思想每一条都背出出处,每一条都能知道背景,可见他学习是多么用功,多么入脑入心。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

5、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尽管干部成长的因素是复杂的,但也同样遵循这个基本原理。二、干部成长的外部条件一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是与国家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才,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时势造英雄。干部的成长更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影响干部成长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但其外部条件不外乎三条,即历史因素、时局因素、政体因素。(一)历史因素中国历史上自夏禹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就结束了禅让制,开始了王位继承制。在夏商周时代都大封同姓和

6、异姓诸侯,这种封建贵族政治都是基于宗法和血缘关系,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并世袭享有这种特权,高级官吏都是世卿世禄,世代相传。在这个时期,主流官吏、高级官吏的产生,都属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当历史发展到秦朝,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结束分封制时,就开始影响到了官吏形成的格局,逐步由官吏世袭转变为多种渠道选拔官吏,从此封建社会选拔官吏就有了很大不同。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官吏的选拔任用、培养、考察,而且在历朝历代,官吏官僚是一个特权阶层。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介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士的出路就

7、是做官,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学而优则仕。历史是有传承的,有些东西不能孤立看待,这就是时至今日,官本位思想还如此浓厚的文化根基。历史发展到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对官吏选拔、任用、考察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制度和程序。唐朝获得做官资格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门荫,当朝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根据父辈们官位的高低,获得不同的品阶官职,但这不是主流。二是科举,唐朝称贡举,到唐宋时期,科举成为中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科举制度在一定时期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保证了一个长存不衰,而成员又是不断变动,上下交

8、流的士大夫阶层,这就为各级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官僚来源。这些新选拔起来的官吏没有家庭背景,都有相当文化素养,在为官的相当时期,都具有一定进取精神。科举成为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组织政权的强大杠杆,也为广大士大夫提供实践社会管理社会的历史背景条件。不同的历史时代,对官吏的要求标准是不同的。比如在唐代,就特别重视强调官吏要有州县工作的经历,也就是我们当今说的基层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明确提出凡是在京城做高官的,都必须有州县为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