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

ID:32613794

大小:72.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_第1页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_第2页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_第3页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_第4页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八声甘州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声甘州》教案一、教学目的:1•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2.了解慢词及柳词特点;3.了解作者在词史中的贡献。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首歌唱地好“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但无论身处何地,我们对家乡的情是无法改变的,想想我们学过的诗歌,有哪些是抒发思乡Z情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烟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透过诗行,我们可以看见游子的思念,母亲的呼唤,亲人的期盼,今天,我们走进柳永的《八声甘州》,看看又是一番怎样的思念。(二)、介绍作者:1>作者生平:

2、(1)•柳永生平:(按:柳永《宋史》无传)柳永(?一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輯旅行役Z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咅律谐婉,在当吋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乐章集》。(《辞海》1989年版)(2).柳永生平的其他资料:①.吴曾《能改

3、斋漫录》: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华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H:“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艺苑雌黄》:柳三变……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吋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F1:“然。”上FI:“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拨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③.张舜民《画土曼录》: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公府,晏公(按,即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

4、?”三变F1:“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FI:“殊虽作曲子,不曾道一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柳耆卿为举子时,多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柳永)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求其后不得,乃出钱葬之。柳词评论:(3)、•历代评论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②.[代]夏敬观《手评乐章集》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誠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

5、比于里歌谣,亦复自成一格。耆卿写景无不工,造句不事雕琢。清真效之。故学清真词者,不可不读柳词。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导入:本词应该属于哪一类?我们读过才知道,大家推荐一位为我们泛读一下。给同学时间自rti读,思考: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抒发了

6、作者怎样的情感?导入: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共同研讨这首词。乙题解关键词: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m;制作慢词;白描铺叙;《乐章集》。3•内容提示这首词抒写了被萧瑟秋景所触发的羁旅z愁与思乡Z情,曲折地透露出词人矛盾痛苦的内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吋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此词为双调。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层层铺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细腻深婉,穿插想象,曲折有致。(三)、分析词句:先看注释:潇潇:雨声急骤;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关河:亲山河流;残阳:夕阳;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

7、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苒苒:渐渐地;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淹留:久留;顒:抬头;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误冋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Z深。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凝愁:愁思凝结难解。再做分析:1、分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1).描写了哪些意象?暮雨、江天、秋(2).为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天气、人物(3).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凄冷(在诗词中这叫意境)引导一一本词首句词人通过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我们在看看

8、下一句又是一希怎样的情景。2、分析:“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