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训练(刘芬)

行为规范训练(刘芬)

ID:32683859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4

行为规范训练(刘芬)_第1页
行为规范训练(刘芬)_第2页
行为规范训练(刘芬)_第3页
资源描述:

《行为规范训练(刘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行为规范训练行为规范训练光靠班主任那是不够的,要靠我们每个任课老师的配合,才能使班级甚至整个学校的行为规范上一个台阶。作为任课老师,不要认为自己反正不是班主任,课堂内发生的什么事都让班主任来解决。比如你在上课时学生纪律差,甚至打架,你在上课时轻描淡写地解决了一下,然后下课你却让班主任来处理,这样一来,自然降低了你的威信而抬高了班主任的威信,久而久之,你就维持不了课堂秩序(甚至会认为这个班的纪律差行为习惯不够规范)。我想,课堂内,教师主要履行两大职能:建立秩序和促进学习。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维持课堂秩序的稳定,避免课堂混乱现象的出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

2、。课堂管理技能足以决定教学的成败,一个缺乏课堂管理技能的教师,在教学上也不会取得什么像样的成就。因此开学第一天副班主任就要进班,协助班主任工作,因为这一天班主任特忙,他要收费注册,那么作为副班主任就要进班教育学生,我是这样做的(对新一年级):先让学生记一记自己坐在哪个位置(几组几号),然后按座位给学生排好队(让孩子记一记自己的前后小朋友,并告诉孩子等下大小便解好后要按现在排好的队伍返回),然后带出教室前往厕所,告诉孩子哪边是男厕所、哪边是女厕所,要大小便的就去解决,并告诉他们等下你要解大小便要等到40分钟以后,也就是下课后才能解决,不能你想解就解,(当然第一周逐步教育,你不要刚教育下去,

3、过了二三十分钟有小朋友要小便了,你就不让他去,那是要解到裤子上的,要正面教育。我是这样教育的:前面刘老师说解大小便要下课才能去厕所解决,这是养成好习惯的表现,可这位小朋友还没养成,其他小朋友都记住了,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来,表扬自己:棒、棒、我真棒——学生都是喜欢表扬的,就会逐步进入你设计好的轨道——养成下课大小便)等到把学生带回教室后,这时我就训练他们的坐姿:上课怎么坐(略),书、铅笔盒放在坐姿的哪里等等。作为任课老师在第一周(一年级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凡是你的课经常要训练常规,特别是正副班主任经常要在谈话课及管理课上进行教育,比如“1、上课遵守纪律,积极举手发言,做作业独立思考

4、。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买零食吃。3、吃点心时不离开座位,吃完点心不乱扔垃圾袋。4、爱护公物,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5、讲究卫生,抽屉书包保持整洁。6、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7、活动文明,不在走廊上奔跑。8、提醒自己的家长在接送点接送等等。时刻警醒着孩子们,让孩子们的心中永远有一盏灯。在课堂上要努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尽量少大声叫“静下来!静下来!”,要给学生一个安静下来的信号,比如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我的语文课上好下课了,下课大家都知道是乱哄哄的——上厕所的上厕所,谈天的谈天,玩的玩。这时小干部把牛奶拿进来叫小朋友静下来,孩子们照样乱,这时,我大声说了四个字“小朋友,看”

5、然后一个“停止”的动作,有一部分学生看到了,马上停了下来,还在躁动的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就会看来看去,结果也就看到了我的手势也就静下来了。——第二天有一位家长就在QQ上写了一段话(“刘老师真有本事,在下课乱哄哄的情况下用4个字,一个手势就让全班学生和家长们都静了下来。”)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都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进取心的,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他们都是未来的希望,教师作为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并起到榜样作用的人,千万不能轻易动摇任何一个学生的信念和梦想。如使用“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而不是“你怎么这么笨”等。(下面是曾茜妈妈论坛上写的一段话,我把它摘录了下来)

6、昨天,我听了曾茜的语文、数学、才艺展示等公开课。发现曾茜课上发言积极性很高,积极举手勇于发言,特别在语文课上,有进步。回家我表扬了曾茜。曾茜跟我说:“刘老师说了,你能举手发言,说明你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考虑,回答错了没关系,所以我现在回答错了也不怕了。”老师一句话打消了孩子的心理障碍。谢谢!  管理课堂的知识、任教的学科知识、对学生社会背景的了解是新教师的三大专业知识。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这种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以增强新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能力,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文化成长,降低焦虑情绪。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作为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

7、的主人,离不开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班级管理就是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创设健康的课堂气氛或班级风气,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并列的、孤立的人,然而事实证明,学生与学生之间并不是平行的,相反它最容易产生碰撞和摩擦,在碰撞与摩擦中产生相互的影响和促动,在这过程中,很明显地孩子有时是受教育者,而有时却成为施教育者,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学生的自我教育。  我在当班主任时是这样做的a、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