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ID:32826067

大小:55.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1页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2页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3页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八五二农场小学李玉华课前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反思、自主调节学习方法的能力相对较差,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之外,还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教给学生的预习方法时,要尽量细化,可操作性要强。在实践中,我总结出预习五步法,作为要求中、高年级段学生的常规性预习步骤,每一步骤的具体方法、耍求如下:一、读一读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

2、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给生字注音,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句。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遍。不如嘴过一遍”,人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二、找一找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

3、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另外,还要查阅文章写作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如预习《夜莺的歌声》一课时,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书籍或利用电脑在网络上查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三、画一画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词句画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句等。比如预习《中彩那天》一课,文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就可以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一道“”。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四、抄一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了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五、想一想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想想思考题,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

5、句上、内容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书面写下来。结合学习课文的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了预习一篇课文的基本流程:1、读课文至少3遍。要求:读通读顺,没有读错和重复读的情况,尽量做到有感情。2、标出每一篇课文自然段序号。3、圈出当课的生字,“--”划出生词(包括四字词语),难理解的词可查词典理解记录。4、准备字卡,组词认读。(字卡做好,要充分利用,如进行认字游戏;将音近或形近的字摆在1起比一比。)5、找出本课生字中易错或难写之处在课后田字格中进行标注。6、在课后“田字格生字”头上写拼音,各组2个词语。7、用画岀文

6、中的佳句。8、遇到文中不明白的地方用“?”标出。9、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搜集相关的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吋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力”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

7、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乞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人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的、严肃认真的去完成。在上每节课之前首先要完成预习作业已经成为语文课必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耍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